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人才自主培養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才自主培養工作情況匯報》。
2022年以來,我市聚焦建設一流人才“硅谷”和創新高地,在持續做好人才“雙招雙引”工作的同時,突出“四個注重”,不斷增強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全面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努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一、注重教育育才。堅持以促進就業、適應產業需求為導向,圍繞全市重點產業發展,緊盯能源資源重點領域,加強與省教育廳等部門對接,調整重構市屬“一本三專”院校現有學科專業, 推動形成緊扣產業、凸顯特色、差異化發展的專業體系,讓學科專業與產業發展緊密銜接、與社會需求有效對接,著力培養一批“風光氫儲車”產業急需人才。同時,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廣訂單式培養和新型學徒制,開展緊缺工種定向培養合作,打造數量充足、發展急需的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隊伍。2022年9月,**希望能源職業技術學校落成并投入使用,首屆505名學生就讀于光伏工程技術與運用、新能源汽車制造與維修、智能設備運行與維護、電子信息技術以及旅游服務與管理五大專業。
二、注重產業育才。堅持把人才培育與推進產業轉型充分結合起來,緊扣產業鏈部署人才鏈,加快在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領域培育一批專業型、實用型人才,更好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推動人才工作與產業發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形成以產聚才、以才促產的新格局。2022年以來,全市共引進智能網聯創新中心、綠氫制造及應用、智能化綜采裝備、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等人才項目82個,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967人。
三、注重企業育才。按照高端引領、重點培養的思路,創新實施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雙倍增”計劃,構建頭部企業引領、高新技術企業支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配套的科技創新企業群。支持龍頭企業組建新型創新聯合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在產業基礎研究、新興領域等人才培養力度,培育更多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70家,培育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16個,吸引集聚創新創業人才2600余名,形成“項目+人才”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注重平臺育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新型科創平臺體系,以“一心兩園一院八基地”(即“一心”為市人才科創中心;“兩園”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才科教園、零碳產業園人才科創園;“一院”為**碳中和研究院;“八基地”為康巴什區和7個經濟開發區(園區)打造8個人才科創基地)平臺體系建設為引領,引進培育各類載體平臺103個,建成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建碳中和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共建北大**能源研究院,與中國礦業大學共建中國礦大研究院,組建**實驗室,加快培養一批拔尖人才、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能人才。截至10月底,全市共建成院士工作站7個、博士后工作站11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231個,人才、科技等要素集聚能力不斷增強。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實施人才和科技創新驅動三年行動,系統構建“一心兩園一院八基地”平臺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增強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全面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全力打造全國一流人才科創高地和全國一流創新生態,努力為人才科創工作蹚出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