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群團組織服務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群團組織服務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我縣積極完善體制機制,按照“一站式服務”的理念,整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力量,探索實施“群團工作一體化”改革,堅持“聚”的思維,運用“合”的方法,綜合“融”的效能,創新“群團+”工作模式,拓寬群團組織參與市域社會治理渠道,進一步凝聚市域社會治理合力,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
一、“群團+居民議事”促自治
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助推作用,以民生民情民事‘小切口’,實現基層治理‘大變化’,持續推動黨組織的力量向基層治理最末梢延伸。
一是建設群團之家。按照“服務對象在哪里,群團組織就建到哪里”的要求,吸收網格員、青年志愿者、婦女代表等建設群團之家。每月召開1次議事會,形成區域內中心工作、特殊群體關愛、好人好事、村莊發展聯商、聯調、聯抓、聯動“四聯”機制,推動實現共建共治。
二是打造“青春社區”。推動青年參與社區治理,提升治理活力。建立群團力量與網格員巡查信息互通和工作聯動機制,加強殘疾人、留守婦女、困難職工、困境兒童等特殊人群走訪和安全隱患排查,合力兜底抓好底線工作。
二、“群團+法律服務”促法治
做實法律服務平臺,增強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一是“群團一體化”入駐兩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設立“群團綜合服務窗口”;“群眾工作中心”,即一站式矛調中心,設立“群團一體化維權工作站”,與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隊、基層法律工作者協調聯動,排查處置各類矛盾糾紛。例如,婚姻家庭矛盾,受“家丑不可外揚”“清官難斷家務事”思想影響,不易被發現,不易被化解。村居干部、婦聯干部、社區民警等牽頭帶隊,組織網格員、樓棟長、調解員、志愿者等力量,進村入戶走訪排查,發揮了重要作用。自一體化機制推進以來,共合力解決權益維護類矛盾糾紛60余件。
二是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樞紐”作用,帶動開展各項法制服務活動。實施“陽光童年”關愛留守兒童項目,“法潤童心 護航未來”講好法治第一課,婦聯、團委聯合法院掛牌成立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導站”“防治校園欺凌先議辦公室”;縣總工會、法學會與政法各單位共同開展“法治體檢”活動進企業,為職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為20余家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指導。截至目前,群團組織與政法各單位共合力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次。集中實現思想引領、困難幫扶、依法維權、就業創業、法律咨詢、組織建設、文化活動、信息對接等“八位一體”的立體式服務。力爭達到平臺互聯、渠道互通、資源共享,真正把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
三、“群團+新風公益”促德治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廣泛凝聚各級資源,不斷激活社會治理內生力,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局面。
一是以德治春風化雨。創新設立“**好人”新風公益基金,廣泛發動仁人志士、鄉賢能人捐贈善款,匯聚民事民辦的強大合力。成立“原愛益起”新風志愿服務品牌隊伍,幫扶困難群眾,獎勵孝老愛親、親善鄰里的文明榜樣。目前,全縣共救助困難家庭100戶,舉辦好媳婦、好婆婆、好孝賢、好學生等評選活動780多場次,受益群眾達2.3萬人。
二是建立新風積分超市。督促引領全縣各領域群眾向上向善、積極作為、甘于奉獻,從自身做起、從自家做起,帶動家庭成員、村莊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進鄉風文明、推動鄉風善治。涌現出了像王廟鎮好心趙村、張華鎮北白村等一批二十余年無離婚案件、矛盾零上交、無訴訟案件的模范村居。發揮青年力量,開展各類特色志愿服務活動,走進困境兒童“希望小屋”,舉辦“公益課堂”,搭建青年交流平臺,動員青年干部走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改革創新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