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司法促進合規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司法促進合規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
同志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營商環境。7月6日,圍繞“治罪與治理并重以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助推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最高人民法院舉辦了第31期案例大講壇,院長講話指出,要以能動司法的理念積極穩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當前,我國的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常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主要依賴資源戰、價格戰等轉變為依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綜合博弈,企業合規經營也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必由之路。因此,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領、規范作用,為企業合規建設賦能增效,是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致力訴源治理的重要路徑。下面,結合工作實際,我談幾點體會。
第一,司法促進合規是全方位的一體工程。“企業合規”是企業管理制度現代化的標志之一,具有“以風險為導向”的基本屬性,是企業為防范外部的法律制裁性風險而建立的內部管理制度。所謂制裁性風險,指的是企業因為違反公法類(通常為行政法和刑法)規定而被國家有權機關施以懲戒的風險,例如:涉及反商業賄賂、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招投標、安全環保、產品質量、勞動用工、財務稅收、知識產權等各個方面風險點。實踐中,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發生和轉化往往環環相扣、衍生裂變,因此企業合規建設的重點不能僅僅局限于刑事“合規不起訴”一個場景。如,企業拒不支付農民工工資(民事糾紛),監管部門可能作出行政處罰并責令其支付(行政處罰);如果仍不履行支付的義務,企業則可能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刑事責任)。所以,司法促進合規應當堅持民事、刑事、行政一體合規理念,完成由點到面、由因到果、從個案合規到行業合規的全面升級。
第二,司法促進合規是全鏈條的系統工程。涉案企業合規不僅要做好案件審判的“前半篇”文章,還要做好案件審結后的執行、監督、反饋、評估等“后半篇”文章。可以說,涉企矛盾糾紛、訴訟發生本身即提示企業合規風險業已存在并激化惡化,如果司法裁判僅對“點”“端”的個案出發,以結案為目標,并不能自然消除之前已存在的合規風險。如,偶發的臨時用工糾紛并不足以阻卻企業之后仍非法用工、拒繳社會保險;侵害知識產權、公民個人信息的商家通常不會因為一次處罰或敗訴就完全杜絕此類侵權行為;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商人會更換隱蔽性更強的替代品;違法分包、圍標競標等會從形式上包裝得更加真偽難辨……因此,對于中小微企業經營不規范的情況,人民法院應努力做到“治前端、防未病”“案結事了、定分止爭”,將前端治理與末端追蹤有機結合,實現企業合規自覺內化,達到“自我監管、自我發現、自我預防”的預設效果。為此,司法促進合規應跳出“機械司法”“就案辦案”的誤區,與訴源治理、案后答疑、追蹤反饋等工作相結合才能完成,體現司法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高階價值。
第三,司法促進合規是積極能動的民心工程。近年來,企業外部環境不容樂觀,風險隱患層出不窮,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保企業、穩就業的政治要求。徒法不足以自行。大多情況下,法律不會直接賦予企業合規管理義務,而是為企業的行為建立規則,劃定邊界,明確企業“可以為”和“不可為”的活動類型,幫助企業獲得商業競爭優勢和盈利收益。要將復雜的法律法規要求嵌入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提高合規的效率和效果,就要發揮能動司法的作用。在依法履行審判執行職責之外,人民法院還可以嘗試創新多種方式影響和規范企業行為,采取出臺規范性文件、發出司法建議、發布典型案例、走訪調研、上門問診、法治體檢、普法宣傳、業務培訓等積極主動的作為,促進企業合規的自覺內化,實現“辦理一個案件、救活一個企業、規范一個行業”的功效。
…… 此處隱藏90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