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信訪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暨專題讀書班上的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信訪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暨專題讀書班上的發言》。
同志們:
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首要的政治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強調要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堅守人民情懷,堅持底線思維、法治思維,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化解信訪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下面,我結合全市信訪工作實際,談幾點體會,以供同志們參考。
一、牢記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堅持信訪工作“既可以消氣,也可以通氣”的群眾工作定位,把信訪群眾當家人,信訪問題當家事,運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辦法解決信訪問題。一要深刻認識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二要深刻認識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牢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通過信訪渠道傾聽民評民說、民愿民盼、民苦民痛,維護好群眾合法權益,解決好群眾實際困難,疏導好群眾心理疙瘩,傳遞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和溫暖,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三要深刻認識“信訪工作是各級機關、單位及其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接受群眾監督、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牢記人民是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把信訪作為反映社情民意、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認真對待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對待群眾的態度是衡量一個地方、單位最基本政治生態的重要尺子。矛盾無處不在,群眾有事找干部天經地義。面對問題,群眾有怨氣,干部不能有火氣。從實踐來看,絕大多數信訪都有這樣那樣的道理,絕大多數信訪都反映地方和單位工作這樣那樣的問題,絕大多數信訪應該也能夠在基層解決。無論是機關工作還是基層工作,都要善于以信訪為鏡,透過民聲看政聲,聽得進批評聲音,容得下不同意見;透過問題看得失,在熱熱鬧鬧背后有沒有吵吵鬧鬧的群眾。要帶著感情和責任為群眾排憂解難,防止“三個輕視”:輕視群眾的覺悟水平,怕群眾難纏,怕群眾攀比,怕招攬事情;輕視群眾聲音的表達,聽不到、聽不懂、聽不進群眾意見,沒有真正了解情況,未聽意見先有意見,特別是對少數人的發聲不當一回事;輕視群眾的利益訴求,把群眾的利益往后擺,讓老百姓的事為發展的事讓路。警惕“三個失信”:承諾不兌現,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判決不執行,違法不究,維護群眾利益“打白條”;協議不履行,糊弄群眾,執行政策打折扣、搞變通、做選擇,出爾反爾。破除“三大頑疾”:以不是本級的事為借口撇清責任、拒之門外,不予受理成為矛盾上行的導火索;以走司法途徑為說辭、推卸責任,簡單生硬讓群眾找法院打官司成為遇事找法的擋箭牌;以走程序為理由回避問題、敷衍應付,程序空轉成為解決問題的致命傷。
…… 此處隱藏102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