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座談發言:年輕干部要切實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座談發言:年輕干部要切實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總書記的講話提醒年輕干部,抵御誘惑、規避歧途,緊要的是守住內心,念好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四自訣”,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
貴在自重,德行立身。古語有云:“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渾;人自重,不失之尊嚴。”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 ,珍惜自己的名譽 ,注意自己的言行。《玉堂叢語》“曹鼎不可”故事記載,曹鼎面對美色誘惑,雖有心動,但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最終還是沒有犯錯誤,這就是自重的力量。自重是對信念信仰的堅定、更是一種崇高人格和道德操守。從政路上誘惑多多,一些干部之所以成了“入網之兔、銜餌之魚”,就是因為缺少這種“不可”的態度、“不可”的自覺。誘惑面前,年輕干部當增強自重定力,做到其心如水、其行如山,遠離誘惑、抵制誘惑。
要在自省,常思己過。高爾基說:“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它可以照見心靈上的玷污。”自省就是要經常反省檢查自己,自我批評,自我凈化,自改其過。從“每日三省吾身”的孔老夫子,到寫出了“君子博學而參省乎己”的荀子,從在《修身》中強調自省重要性的墨子,到對自身缺點深惡痛絕以致于給自己立下三戒的曾國藩,無一不是這方面的范例。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世界上最難解的謎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年輕干部要通過自省這面鏡子,經常照照自己、省省自身、思思己過,剖析靈魂、抖落灰塵。
重在自警,防微杜漸。“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從歷史和他人處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體現的是一種自警精神。《三字經》中有云,“爾男子,當自警。”自警,就是自己警示自己,自我戒備,自我告誡,自我警覺,自敲警鐘。古代志士無不深諳此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唐太宗三鏡自照,司馬光警枕勵志……警鐘長鳴才能戰戰兢兢,敲敲打打方可如履薄冰。年輕干部的自警,就是時刻警告自己不要違背原則和道德規范,思想上筑起牢固防線,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在闖關奪隘、攻城拔寨的沖鋒中行穩致遠。
贏在自勵,勤勉立業。“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不僅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升華,更是奮發努力、不斷進取的強大自勵動力。自勵能讓人保持清醒,抵制誘惑,香風熏不倒,冷風吹不倒。漫長人生路,既有迷人風景,也有險峻環境;既有一帆風順時的興奮昂揚,也有陷入低谷時的迷惘失望。這就要求年輕干部要時刻用遠大理想、宏偉事業來激勵自己,從革命先輩、時代先鋒的崇高風范中汲取力量、昂揚斗志,時刻牢記自己干部身份,擔當敬畏使命職責,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險時刻豁得出來。
嘉四季之欣始,啟葳蕤于芳春。奮進新征程,年輕干部當擯棄私心雜念,杜絕貪心邪念,一心撲在干事創業和建功立業上,這樣才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黨和人民,成為堪當大任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