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課講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課講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闡述,突出強調了“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對新時代文化使命的戰略把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應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讓中華文明的熠熠光輝繼續閃耀在世界東方。
堅定文化自信,讓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馬克思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未曾間斷過的文明傳統,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首先來自文明“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強國建設的精神基因、民族復興的志氣底蘊,其所蘊含的獨特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更是今日中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堅定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和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歷史和事實表明,只有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 此處隱藏228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