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主題教育第二期讀書班上的黨課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主題教育第二期讀書班上的黨課報告》。
同志們: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腐敗是世界各國政治發展中遇到的普遍難題,被稱為“政治之癌”。腐敗治理水平成為衡量現代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基于自身歷史文化傳統、政治發展道路、社會結構等形成了不同的腐敗治理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新時代管黨治黨的規律與特點,作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大戰略部署。從“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到“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從“構建體制機制、實現戰略目標”到“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從打通三者內在聯系到“使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一體推進“三不腐”思想內涵不斷豐富,目標任務愈加明確,制度安排更加完備,工作要求更為具體,為鍛造一個強大有力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有力支撐。下面,我講幾點體會,與同志們共同交流。
一、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生成邏輯
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反腐敗道路,是由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內在關系和互動邏輯決定的,一體推進“三不腐”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理論和黨建話語體系的獨特創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逐漸形成了時間上不斷延展、空間上逐漸覆蓋、內容上相互關聯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制度體系。反腐敗斗爭在繼承優良傳統中積累新經驗,在思想理論創新中生成新話語,反映了我們黨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統一、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統一、反腐敗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哲學思維。
(一)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創新邏輯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深刻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弊端的基礎上,揭示了腐敗產生與演變的內在機理。馬克思強調,腐敗是在私有制和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如果不從根本上改造資本主義制度,是無法從源頭上消除腐敗現象的。列寧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產生腐敗的主要原因是新建立的國家政權還不完善,“有半貴族老爺式的玩具性的機構”,群眾文化素養還有待提升等。因此,在經典作家看來,治理腐敗既要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懲治力度,“對共產黨人的懲辦應比對非黨人員加倍嚴厲”,又要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加強自我監督,同時還要提高官員的文化素養和黨性修養,“政治上有教養的人是不會貪污受賄的”。中國共產黨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反腐敗理論,又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不斷創新。回顧百余年黨風廉政建設理論發展的歷程,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由此決定了解決腐敗問題的方式、載體、手段也不斷發生嬗變。毛澤東充分汲取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人亡政息的教訓,直面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這一難題,給出了“依靠人民監督”和“人人起來負責”的答案,把解決問題的路徑聚焦于群眾對政權的深度參與和全面監督上,深刻影響了一個時期內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理念和策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一手抓懲治腐敗、一手抓改革開放”的思路,推動反腐倡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在汲取一個時期群眾運動給國家政治生活運轉帶來的負面影響后,黨內逐漸形成了“反腐敗要靠制度”的共識。江澤民從堅持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出發,提出“懲治腐敗,要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等廉政思想。胡錦濤把反腐敗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進行部署,創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這一重大課題,將其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一起確立為新時期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重要布局,強調要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從源頭上拓展了反對腐敗的領域。
…… 此處隱藏926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