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人才工作現場觀摩交流會上的匯報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人才工作現場觀摩交流會上的匯報發言》。
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2023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借助東西部協作、“組團式”幫扶、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等政策紅利,加速破解人才短缺瓶頸,多點發力,連點成面,聚集人才“強磁場”。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深化東西協作,實現高水平雙向賦能。緊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深化人員互動,堅持志智雙扶,持續加強干部人才選派力度。今年以來,積極對接和平區委組織部提出人才幫扶需求,天津市和平區新選派東西部協作幫扶人才7名,其中醫療系統6人,園區建設人才1名;分別選派9名醫療專技人才、20名教育管理人才、3名農業專技人才赴天津市開展為期1至3個月的跟崗學習。目前,天津援舟人才能夠立足崗位,挑大梁、擔重任,手把手傳授工作經驗,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促進了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
強化組團幫扶,促進全方位加力提能。立足“組團式”幫扶工作目標,精準梳理教育、醫療、農業、科技等方面需求,詳細制定教育、醫療、科技幫扶工作方案和責任清單,全鏈條壓緊壓實幫扶工作的主體責任、第一責任和直接責任,扎實推進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各項重點工作。目前,我縣共有來自天津市和省內的教育“組團式”干部人才40名,醫療“組團式”干部人才17名,科技特派團專家15名。醫療幫扶團隊堅持從健全制度機制、規范診療流程、強化人才培育、提升醫療水平等方面入手,著力推進醫療機構運行規范化、制度化;教育幫扶團隊從轉變辦學理念、優化學校管理、破解發展瓶頸、創新評價指標等方面切入,不斷健全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構建人才結對幫帶體系、強化學校教學管理創新,著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骨干教師隊伍;科技特派團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重點從引進新技術、培育新品種、解決技術難點問題等方面開展科技幫扶,有效促進了我縣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優化人才引進,助推寬領域添力蓄能。立足推進鄉村振興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摸底制定了年度引進人才計劃,重點圍繞產業發展和教育、醫療民生領域人才需求,先后開展2次引才工作,共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3名。同時,在留才用才、重才惜才方面花功夫、出實招,著力完善人才服務和管理制度,建立以創新價值、工作實績、能力貢獻等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充分利用政策優勢,提高軟硬件的質效,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探索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績效考核機制、人才容錯機制,提高對人才的吸附能力,使各類人才在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升級中發揮支撐保障作用。
細化培訓維度,搭建多層次培養平臺。2023年縣委組織部舉辦培訓班14期,共培訓科級干部、村黨組織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等各級各類黨員干部2324人次,同時認真完成上級調訓任務,一年來共選派236名黨員干部赴省、州委黨校及干部學院參加培訓,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開展“1+6”產業實用技術和一產統計人員培訓共7期培訓328人,切實提升了“1+6”特色產業從業人員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水平和能力素質;推選15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技人員為第九批“隴原之光”人才培養項目人選,赴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為期一年的脫產研修,著力培養一批基層留得住、用得好、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依托縣抓黨建促產業振興人才實訓基地和職專鄉村振興人才實訓基地,舉辦各類實用人才培訓35期2038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發言完畢,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