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探索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探索報告》。
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部分,用什么辦法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步伐、實現富民興村,一直備受各方的關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農民利益共同體和鄉村資源配置的基本單元,在鄉村產業振興中具有重要作用,發揮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優勢和作用是值得深入討論的課題。
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產業開發的做法
*市*區圍繞“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思路,持續提升集體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帶動能力,探索出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共同富裕發展新路子。目前,*區集體經濟的資產規模大幅上升,農村產業的發展勢頭迅猛,“造血”功能持續提升,人才隊伍逐步擴大,組織機構健全規范,實現了集體產業有規模、經濟積累有增長、群眾收入有提高。
(一)堅持黨建引領,樹牢發展"定盤星”
一是夯實堡壘根基。堅持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三級書記抓改革興集體經濟”等機制,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作為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重點項目。二是強化法人治理。通過村書記兼任集體經濟負責人、村干部交叉任職、發展年輕黨員和優秀儲備干部向致富能人傾斜等方式,選優配強集體經濟帶頭人。同時,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內部管理架構,提高集體經濟組織的運轉效率和市場化水平。三是打造“頭雁方陣”。實施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領頭雁工程,將基礎條件好、班子能力強的村(社區)確定為示范村(社區),每年從涉農整合資金中優先安排項目予以支持,集中項目資金打造示范亮點。各鎮(街道)確定兩個試點村(社區),通過試點先行探索本轄區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和模式。
(二)健全推進機制,夯實發展“硬支撐”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和行動方案,將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區對鎮年度考核,實施“薄弱村”清零工作周報制。在各鎮(街道)恢復設立農經站,配備專職農經干部,具體負責產改工作,指導村集體經濟發展。二是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員報酬激勵機制,對年度經營核算后集體經濟經營性純收入達到標準的村(社區),發放干部獎金。三是開展“清零工程”。通過深化“支部+合作社”“先鋒+農戶”“黨建+產業”等發展模式,采取村委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賬戶分設、資產移交、收益上繳、財政托底的四個路徑,扎實推進“薄弱村”清零工作。
(三)拓展增收路徑,構筑發展“新賽道”
一是結合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改造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措施,通過適度規模流轉或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特色農產品種養基地,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高效生態農業。二是大膽探索“坐地生財”路子,鼓勵村級組織依法經營和處置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對閑置或低效的辦公用房、廠房倉庫、裝備設施等集體財產,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盤活存量、增加收入。三是利用集體所有的農林水土等資源,建設農業生產、加工、經營、服務等設施,通過自主經營、合作開發等方式獲得集體經濟收入。四是興辦專業合作社,利用優勢產業、集體土地,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項目支撐型集體經濟。(四)強化監督指導,規范發展“標準線”。
…… 此處隱藏291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