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參加全縣意識形態工作暨宣統委員培訓班有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參加全縣意識形態工作暨宣統委員培訓班有感》。
“求是樓上憶黨史,金銀山下頌黨恩”。在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有幸參加了全縣意識形態工作暨宣傳統戰委員專題培訓班,為期一周,基本實現了三個轉變(即:領導干部到黨校學員轉變,分散學習到集中學習轉變和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轉變),通過接受專題授課、遠程授課、現場授課等教學模式努力使自己得到政治歷練、思想淬煉、專業訓練和能力鍛煉,啟迪了思維,拓展了視野,接受了洗禮,錘煉了黨性,受益匪淺,收獲頗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三點感受
(一)課程內容設置豐富。既有實戰性和專業性極強的《新時期統戰工作》、《談政協委員的修養》》等精品課程,又有集理論性、思想性于一體的《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加強意識形態暨宣傳統戰工作》、《黨性黨風黨紀》等專題課程,還有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的《重走長征路》黨性教育課程。
(二)教學力量配置優化。既有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和縣政協副主席的親自授課,啟迪學員思維,又有**大學、**市委黨校教授遠程授課,開拓學員視野,還有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腰界紅三軍司令部革命舊址的紅色講解員的現場體驗課程,錘煉學員黨性。
(三)課堂教學設計新穎。精品課程示范講,專題課程遠程講,專業課程集中講,黨性課程實地講,學員討論輪流講。獨特新穎的課堂教學設計給人以耳目一新和視聽沖擊,有助于教學相長,相得益彰;有助于學員學思用融會貫通,知信行有機統一。
二、三點收獲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提高了政治素養。作為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站穩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各種風浪和誘惑面前經得起考驗,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種德者必養其心”—加強了道德修養。“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官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個長期堅持不懈刻苦修煉的過程,它貫穿于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實踐證明,當前加強干部道德建設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更加緊迫。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無論在什么崗位,無論職務多高,都需要加強世界觀的改造,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
(三)“一周黨校行,終生黨校情”—汲收了黨校滋養。闊別一年半再到黨校,我像見了“老朋友”一樣,像她揮了揮手。踏入校園,正中央石板上鐫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大字剛勁有力,百年古樹蒼勁挺拔,求是樓修舊如舊,傳承文脈,給人一穿越感,圖書室讓你沉迷于書香世界。一年來,黨校就像是一座寶庫,每當我感到身心疲憊的時候,總能得到“她”的給養;黨校又像是一座港灣,每當我心力交瘁的時候,總能得到“撫慰”。黨校為我珍藏著的不僅僅是記憶,更是一顆初心,一個“重塑”后的自己。前行的征途上,總有來自黨校的祝福。
三、三點啟示
(一)“打鐵還需自身硬”—嚴履職。黨員干部要不斷提升素質,苦練基本功,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困難之鐵、問題之鐵和矛盾之鐵,才能打出“舍我其誰”的責任“火花”,打出“全面過硬”的時代“好鋼材”。
(二)“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重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也要求我們首先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認識;還要重視認識的反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三)“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強擔當。有為才有位,不僅體現的是個人的做事態度、責任心,更能彰顯一個人的抱負和情懷,擔當作為就應成為年輕一代干部工作中的座右銘。我們要不斷學習,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歷練自己,提升自我,做業務能手、業務好手,做在工作中能獨當一面的人,做有涵養的人。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