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全市“大思政課”座談會上的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大思政課”座談會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個顯著特征。貫徹落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新時代民族工作,高校要全面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對新時代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要要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高校“大思政課”有機融合、一體建設,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全育人”工作。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良性互動中精心設計內容,體現教育成效。一方面,在專業課教學中嵌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內容,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理講深講透,講清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一系列問題。如在歷史學等專業課程中,注重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的視角著重講清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從自在到自覺、從自立到自信、從自為到自強的發展歷程;在文化類專業課程中,著重講清楚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內在機理,講清楚中華文化與各民族優秀文化之間的內在關系。另一方面,在公共課教學中貫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題。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中,特別要注重講深講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講清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背景、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在“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設計“四個共同”有關內容,即“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讓“四個共同”理念深深扎根各民族學生心中,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在“思想道德與法治”等有關課程中,著重講清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保障少數民族權益和我國依法管理民族事務、依法促進民族團結等內容,引導大學生尊法學法懂法用法。
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高校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育人全過程,教育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首先,要發揮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作用,把各民族歷史上的思想先賢、先進典型、歷史人物等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將少數民族習慣法中的有益做法與民族工作法律法規有機結合起來,為大學生呈現少數民族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生動實踐,增強各民族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崇敬之情。其次,在實踐教學環節,要全面創造各民族大學生共學、共居、共樂的育人環境,創造推動各民族大學生語言交流、情感交融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各民族大學生在多元文化熏陶中感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再次,將科研育人、文化育人、黨建育人、社會志愿服務育人等全面融入大學生入學教育、理論淬煉、專業訓練、實習實訓、職業生涯規劃、考研深造全過程、全周期,讓各民族大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偉大精神力量的牽引。
…… 此處隱藏47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