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座談發言:踐行“三個務必” 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農科力量》,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座談發言:踐行“三個務必” 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農科力量》。
踏上新征程,如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這是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回答的新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三個務必”為黨員干部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指明了方向。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新時代賦予農科人的光榮使命,唯有踐行“三個務必”,方能走好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趕考路。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農科人的初心本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謀創新、務三農”是農科人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好寫照:既能緊跟科研前沿熱點拓領域,也能深入一線田間地頭解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黨中央、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各項決策部署。市農科院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服務三農”為己任,心系“三農”,從“三農”中來,到“三農”中去,始終保持對“三農”工作的深厚情懷和高度責任心;致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不斷與“時”、與“食”俱進提升自身“科技含量”;既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爭做農業現代化的科技引領者,用心用情答好鄉村振興的時代“問卷”,始終秉持初心使命在肩,與黨同向、跟黨奮進。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涵養農業創新的不竭動力。毛澤東同志在“進京趕考”出發地西柏坡向全黨提出“兩個務必”的警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務必”,要求全黨同志把黨的光榮傳統傳承和發揚好,為新的趕考征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薪火相傳農科事業,謙虛謹慎再耕耘。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創業與守成始終是一副繼往開來的重擔,我們既需要把前輩開創的事業繼承好守護好,又需要在新征程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農科院60余載的發展歷程中,一代代農科人潛心耕耘,積淀了強勁的發展底蘊,為**乃至全國農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農科人,既不能陷于對“當年勇”的陶醉,更不能故步自封、保守僵化。越是面臨新挑戰,越要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積蓄事業騰飛新動力。持續發揮好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的傳統優勢;主動對標農業現代化的新要求,優化學科結構,加快多學科交叉融合,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形成一批系統化解決產業問題的技術方案,奮力開拓事業新局面。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國的主動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于農科人而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是要不斷錘煉爬坡過坎的過硬本領。面對國家種業戰略需求,農科人堅定斗爭意志,努力在水稻育種、畜禽育種、果蔬加工等方面尋求新突破,用手中的種業“芯片”,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魄力,不斷攻堅克難。以建設**市功能性產業園為契機,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種業科技支撐體系,以實施畜禽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為載體,順利對接“粵強種芯”工程,練就打贏畜禽種業“翻身仗”的過硬本領。于農科人而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是要常常葆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科研工作需要農科人勇于突破“舒適區”,敢啃科研“硬骨頭”,善攀科技“新高峰”,不斷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賽道,努力填補更多科研“空白”,把農業種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敢闖、敢試而又不畏失敗中發揚新時代的科學家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