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全區社區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區社區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新形勢下社區建設的目標,就是政府管理規范有序、社區自治充滿生機、市場機制充分發育、執政基礎堅強鞏固。圍繞這個目標,需要從思想、政治、共建、服務等方面作出努力,全面推進我縣的社區建設。
1、建立思想體系,增強社區建設的理念基礎。一是要強化輿論引導。宣傳、新聞部門要選擇鮮明的主題,例:“什么是社區建設”“為什么要加強社區建設”“怎樣推進社區建設”、有計劃地組織研討和宣傳報道。街道、社區要開展針對性、多樣性的宣傳活動,形成“社區是我家,聯系你我他”,“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氛圍。通過設計社區標志,培育社區特色文化。二是強化領導示范。及時報道縣委、縣政府領導深入社區考察調研的活動,民政、城管、公安、衛健、文化等部門領導安排一定精力到社區,街道領導要定期研究社區動態,解決社區困難,建立縣領導和縣級部門與社區的聯系制度。三是要強化活動凝聚。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經常組織社區特色體育活動,探索創新社區教育載體,吸引居民群眾和法人單位參與,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參與感。
2、建立自治體系,增強社區建設的政治基礎。一是健全自治組織。按照“社區自治、議行分設”的原則,設立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共建理事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分別履行決策、議事和執行職能。按照每300戶1名標準,以公開招聘、民主選舉和下派掛職形式,增配專職干部,確保每個社區至少有8名以上的專職干部,并相應落實和提高他們的待遇。二是健全黨建組織。*街道各社區正式黨員均超過90名,可設立社區黨委。按屬地管理與行業管理相結合,以在職位黨員為骨干,以聯合、掛靠等形式,建聯席會、開設社區黨校、建立黨員責任區和在職黨員“一人一崗”等載體,不斷增強黨建活動。三是健全民主渠道。建立穩定的運作程序,保障選舉、議事、管理、監督等權利的行使。舉行社區事務聽證會、事務商討會和居民夜談會,建立信訪室、維權站、居民議事會等制度。提倡人民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社區。推行居委會政務、財務、服務等公開化,開展居民評議街居工作和街居干部。
3、建立工作體系,增強社區建設的領導基礎。一是建立縣級社區建設指導機構。由縣委、縣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和駐區大單位負責人參加。定期研究、決定社區建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措施;制定社區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理順街道條塊關系,協調有關部門和駐區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二是健全街道社區協調組織。由街道辦事處黨政主要領導牽頭,駐區有關部門、企事業??徹落實上級的有關決定和工作部署;制定、實施共建機制;指導居委會和中介組織社區建設活動。三是縣級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優勢。理順街道、職能部門與社區的關系,縣級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承擔社區專業管理任務,在社區設置相應派出機構或分支機構。
4、建立共建體系,增強社區建設的社會基礎。一是建立社區工作社會化機制。駐區所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都要執行代表大會和共建理事會的決定。有序地開放文化、教育、體育等非經營性設施,實現財務、物力智力支持的合理配置。工青婦、殘聯、老齡委和公安、衛健等部門,要做好社區“責任田”,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二是建立中介機構的參與機制。推進部分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向社會中介組織轉制,培育和發展現有的社會團體,出臺中介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鼓勵政策。三是規范物業公司的運行機制。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區,由住戶推選業主委員會,對物業公司進行定期考評、公開招聘、擇優錄用。物業公司接受社區居委會的領導和業主委員會的監督。尚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尤其是舊住宅區,應以發展社區服務來管理轄區物業。
…… 此處隱藏72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