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永葆為民情懷——組工干部學習交流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永葆為民情懷——組工干部學習交流發言材料》。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從政經歷,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他那真摯醇厚的為民情懷。
一、常思憂民之道,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
憂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民情懷的情感先導。1969年,15歲的習近平到陜北梁家河插隊,熬過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建立起了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培養出了他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在河北正定工作時,他騎著自行車跑遍了25個公社、221個大隊,在里雙店公社搞了“大包干”試點,讓老百姓記住了共產黨的好。從政以來,習近平曾前往28個省市自治區的30多個貧困村鎮進行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困難群眾的生活境況,太行山下、西南邊陲、黃土高原,處處留下了總書記看望困難群眾的匆匆步履,響徹著總書記要求當地干部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鏗鏘話語,體現了總書記帶領全國人民奔小康的拳拳之心。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常常“察其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但愿蒼生俱飽暖。這種憂民意識既是一種大愛無疆的博大情懷,也是一種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細膩情思,既心系蒼生、胸懷天下,又心細如塵、毫末牽心。在他心中,人民是根基所在、血脈所在、力量所在。
二、常懷愛民之心,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
愛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民情懷的直接體現。在福建寧德工作的兩年里,他走遍了124個鄉鎮中的123個,幫助當地群眾挖了“窮根”。到浙江上任的短短118天里,他就跑了11個市25個縣,提出了影響深遠“八八戰略”,并致力于“實現全面小康一個鄉鎮也不能掉隊”。將近50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著人民,即便是對于電影從業者牛犇入黨這件事,他也高度重視,親自寫信勉勵牛犇,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作表率。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的深沉,也看到了“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的真切,其擔當之精神和為民之情懷,赫然凸顯、令人起敬。他真的做到了,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著老百姓奔好日子。
三、常行惠民之舉,讓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
惠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民情懷的根本指向。在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后,他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發展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據統計,“人民”二字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出現了177次,可見“人民”在習近平的心中是有多重。在2014到2018年的10次新年賀詞中,“人民”是一以貫之的主題和高頻詞,一共提到82次。同時,他賦予的人民的內涵也不斷豐富,2014年人民是追夢者,2015年是支持者,2016年是付出者、收獲者,2017年是奮斗者、實踐者,2018年是共同完成者、創造者和共享者,2019年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執政的最大底氣,2023年是英雄。
四、啟示和感悟
…… 此處隱藏45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