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員教育工作情況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員教育工作情況介紹》。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先導性工作,圍繞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實效三個“發力點”,下足狠功夫、硬功夫,促進全縣黨員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創新教育形式,激發興趣點
一是遠程課堂集中學。全縣297個村(社區)實現遠程教育站點全覆蓋,善用“學習強國”“紅星云”等線上教育平臺,創新建立“黨建直播室”,使遠程教育成為基層黨員的“知識寶庫”,有效破解了農村流動黨員多、集中學習難的局面。
二是微信課堂便捷學。積極使用縣本級“**州黨建”“**州發布”等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員風采”“**視頻”等特色專欄,實時發布黨的思想理論等內容150余篇,將培訓課堂搬上“云端”,極大提升黨員教育培訓靈活性。
三是基層課堂交流學。深入推動基層黨教大學習、大研討,舉辦干部夜校培訓340余期,培訓黨員干部2.1萬余人次;三級干部下沉一線,指導召開黨小組擴大會議3000余次,解決基層問題1700余個,有力推動政策方針宣講到位、黨群密切聯系到位、能力作風提升到位。
二、豐富教育資源,拓展教學點
一是打造黨教基地群。結合縣情實際,申報1個市級黨員教育培訓基地、5個市級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打造4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個監獄警示教育基地的黨員教育基地群,目前已有120余家單位,共計1.5萬余人次到基地群開展黨員教育活動。
二是配強黨教師資隊伍。通過師資遴選、集中培訓、上下交流等制度,實現師資開放式、動態式、共享式管理,目前已有志愿者講師隊伍300人、專職講師24人、兼職講師276人,各級黨組織在安排黨員教育培訓授課講師時,從師資庫中按需聘請師資進行授課。
三是挖掘革命紅色資源。廣泛開展優秀黨員教育教材征集活動,精心打磨出《偉大壯舉》《譚震林的清廉人生》《三張收據》《信仰的豐碑》等一批優秀精品黨課67堂,將本土紅色人物、紅色故事搬上舞臺,形成的特色黨課經驗被中組部共產黨員網推介。
三、提升教育實效,把握關鍵點
一是堅持分類培養。積極探索黨員分類教育培訓模式,為黨員“量體裁衣”,力求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規范性和實效性。如開展“送學上門、送書上門”主題黨日活動,加強老弱黨員培養教育力度,確保他們不停學、不掉隊;如開展“田間課堂”,把農技培訓搬到田間地頭,提升農村黨員參與積極性。
二是堅持積分管理。把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作為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株洲黨建”信息化平臺,動態記錄黨員積分變化情況以及得分項目、扣分原因等,形成黨員積分檔案,以小積分激活黨員培養教育“大管理”,形成了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三是堅持成果運用。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潔家園、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開展3400余次,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森林防火、信訪維穩、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一線重點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