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去年以來,我縣深度對接群眾需求,探索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發現即維修”模式,形成了“征集群眾建議、提出解決方案、固化工作機制”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聚焦民之所望,投射政之所向,映出百姓笑容。
一、征集群眾建議,論證吸納運用
樹牢“把群眾的事當成天大的事”和“待人民群眾重如山”的理念,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在城建、維修、施工計劃制定前,多渠道征求群眾意見,充分吸納合理化建議。
一是暢通渠道,整合“民需菜單”。聚焦城區防汛排澇、道路建設維修、老舊小區改造等群眾最關心、最急迫的問題,通過住建部門官微、電視臺、愛**APP等渠道,公開發布征求意見公告,并通過組織座談、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建立“民需菜單”,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72條。如**官道街片區被列為“全省城市更新試點片區”,是否把已明改暗20多年的官道溝整體打開,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正在廣泛征集群眾意見。
二是分類梳理,列出“部門清單”。對收集到的建議、訴求,住建部門進行專門梳理、研究、匯總,重要內容邀請專家論證,充分吸收采納合理化建議,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形成“部門清單”。
三是穩妥退單,爭取群眾理解。對于不合理或暫時難以解決的訴求,充分說明原委,及時回訪反饋,爭取群眾理解。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目前已公開選聘城市建設觀察員22名。
二、提出解決方案,回應市民訴求
對于群眾訴求,按照解決難度、時限等劃分為短期訴求、中期訴求及長期訴求,分類提出解決方案。
一是小修小補馬上就辦。對于城市道路零星破損、井篦損壞、路沿石缺失等短期訴求,立即安排人員現場確認,第一時間組織修繕,及時反饋辦理結果。
二是工程變更即時辦理。對于封閉施工區域沿街商鋪、住戶提出的工程量之外的修繕路面、下水道維修等中期訴求,積極與施工隊伍進行協商,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及時變更工程量。同時,協調施工與變更手續同時進行,壓茬推進,減少等待時間。如在金城路、鼓樓路、時風路人行道鋪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訴求,采取“分段圍擋、分段施工”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施工給群眾帶來的不便;在道路維修過程中,同步完成國棉廠下水道管道改造、山小區出入口修繕、商鋪門前路面修復等14處工程量之外的合理訴求,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
三是重大工程統籌推進。對于道路破損嚴重、路段汛期積水易澇等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在制定城建計劃時,多層面論證,多元化融資,一體化設計,將問題予以統籌解決。今年初,將群眾呼聲最高、汛期易積水的6條路段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列入城建計劃,并聘請專業團隊進行“雨污分流、道路提升、水系貫通”一體化設計。目前,工程正在收尾,已初具成效。
三、固化工作機制,打造快修模式
固化推行五項工作機制,建立六步閉環工作法,大幅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維修質量效率,打造“發現即維修”市政快修模式。
一是推行競爭對比機制,實現維護市場化。招標確定兩家維修公司,將城區劃分為東、西兩城進行維護。引入競爭機制,通過比價格,比效率,比質量,比服務,變“被動維修”為“主動維修”,既提高了維修質量,又縮短了維修時間。
二是推行雙巡查機制,實現維護網格化。成立縣市政工程質量服務中心,將城區劃分為10個網格,設立由10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城區基礎設施巡查大隊,明確責任區域,及時發現設施病害,快速聯系維修處理;兩家維護公司各設1—2個專門巡查小組,對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巡查,雙管齊下提升維修效能。
…… 此處隱藏28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