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員分類管理經驗做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員分類管理經驗做法》。
為激勵廣大黨員展現新作為,**區將全區25000余名黨員按在職、無職、流動、年老體弱和困難五種類型分類管理,探索出五種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注重抓規范管理,抓作用發揮,使各類黨員平時管得住,關鍵時刻作用發揮得好。
一、目標式管理,讓在職黨員有作為。對在職黨員,以履職盡責為重點,實行目標式管理。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在13個窗口部門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在職黨員“雙報到”活動,組織6000余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到72個農村、114個社區,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組建284支黨員志愿者隊伍,承擔起476個疫情防控卡口值班排查工作,在服務群眾一線發揮好在職黨員重要作用。
二、定崗式管理,讓無職黨員有奔頭。對無職黨員,以引導干事為重點,實行定崗式管理。引導農村、社區黨組織為無職黨員設定政策宣傳、民意收集、代辦服務、綜合治理、環境整治、糾紛調解、村務監督、科普宣傳、文明監督、疫情防控等10個公益崗位,為無職黨員發放《設崗定責認領表》,根據黨員年齡、文化程度、個人意愿愛好等設崗定責,引導無職黨員主動認領力所能及的公益崗位,在社區、農村基層治理中積極發揮作用。
三、跟蹤式管理,讓流動黨員有歸宿。對流動黨員,以溝通聯心為重點,實行跟蹤式管理。對流出黨員,組織農村、社區黨支部靈活運用支部微信群、學習強國等平臺,向他們推送學習資料,開展網上“三會一課”,通過視頻通話方式,了解他們在外情況,給予關心幫助;對流入黨員,引導他們主動亮明黨員身份,參加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認領公益崗位,在所在地發揮作用,并將表現及時向歸屬地黨支部反饋,做到流動不流失。
四、關愛式管理,讓老弱黨員有依靠。對年老體弱黨員,由所在社區黨支部常態化開展好“送學習上門”“送溫暖上門”活動,各村、社區黨組織均成立了“結對幫學、送學上門”小組,今年以來,先后指定學習骨干上門為行動不便老黨員開展宣講3500余次。“七一”前夕,各支部邀請老黨員為年輕黨員講黨史、上黨課200余場(次)。
五、幫扶式管理,讓困難黨員有希望。對因病因災致困黨員,以關愛救助為重點,實行幫扶式管理。認真落實黨內關愛機制,由所在支部及上級黨(工)委負責,幫助他們解決就醫、子女就業等問題,落實各項待遇,開展獻愛心等活動。每年春節和“七一”前夕,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對轄區困難黨員進行走訪幫扶慰問。今年以來,全區各級黨組織先后為困難黨員辦好事、解難題2200余件(個),把黨和政府的關心溫暖傳遞給每名困難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