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水利改革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水利改革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市水利局堅持以河湖長制提檔升級為基礎,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以數字化水利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構建數字水利“一張圖”;以法治水利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依法治水水平。目前,全市河湖“清四亂”持續實現動態化“清零”,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設全面升級,數字水利加速推進,逐步實現水利工程、河湖治理、防汛抗旱、灌區管護的數字化全覆蓋。
一、守正創新,河湖治理全面提升
一是創新思路,積極創建美麗河湖。在省定3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創建目標基礎上,計劃爭創14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目前整體進度已達到70%以上,10月底前完成市級驗收。建成位山黃河公園,輻射帶動特色種植、民宿、采摘、觀光旅游等產業發展,灌區初步實現從“遍地黃沙、貧瘠落后”到“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蝶變,成為**生態扶貧、鄉村振興的新樣板。以點、線、面為載體,建成多處“水·堤公園”、位山二三干渠渠首周店水利樞紐等國家水利風景區以及百余公里干渠綠色生態走廊,成為**生態旅游新名片。
二是創新機制,壓實河湖管護。創新河湖基層管護,印發《**市鎮、村級河長湖長履職規范》,壓緊壓實基層河湖長責任;同時,鄉鎮(街道)因地制宜制定河湖長制工作實施細則,村(社區)制定河湖管護村規民約,增強群眾愛河、護河意識,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創新實行“渠長制”,制定印發《關于實施渠長制的意見》,縣級領導在分包基層管理單位的基礎上,全面對接河長制,分別負責一、二、三干渠等市管渠道的全要素管理。創新推進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先行先試,組建“一渠一長一所一段一員”網格隊伍,對灌區市管300公里的渠道、近千座水工建筑物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一科一冊、一所一冊”工作體系、標準體系、責任體系,完善差異化考核評價機制,實行一事一檔、一事一評,實現鏈條式、規范式、閉環式、智慧式、能動式管理,打造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位山模式”。
三是創新繼承,講好黃河故事。聯合宣傳、教體、文旅等部門開展河長制湖長制進校園活動,通過開展河湖法律法規宣傳、小河長夏令營、“我愛母親河”征文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立河湖保護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到河湖管護、生態保護中來。充分挖掘引黃歷史和文化底蘊,編撰完成《位山灌區志》《位山灌區民間故事》,配合開展《大河清流》文藝創作,高標準建設多處水利文化廣場,集中展示我市“從征服自然,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引黃治沙精神。規劃建設位山灌區黃河文化博物館,緊扣黃河文化傳承主題,再現黃河流域沿線歷史人文特色,已搜集老物件、老影像、老照片等歷史文化資料2000多件,建立了黃河故事灌區專題檔案資源數據庫。
二、數字創新,智慧治水全面開啟
一是狠抓數字河湖建設。按照“突出重點、優化創新、安全適用”原則要求,凡申請創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的必須完成“數字河湖”建設任務。以“**市河長制湖長制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信息數據收集整合和平臺模塊開發工作正按照推進方案有條不紊開展。目前,全市7座中型以上水庫、10座中型以上水閘完成“數字水利工程”建設;4個縣(市、區)完成“縣域數字平臺”建設;位山灌區在3條干渠建成數字河流的基礎上,實現“數字灌區”建設,打造灌區數字化管理樣板。
…… 此處隱藏100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