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基層治理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基層治理經驗介紹》。
今年以來,**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關于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新要求,圍繞打造“美德**”目標,積極探索基層“德治”新模式,創新開展“倡樹文明新風、爭做時代楷模”活動,激勵全縣群眾爭做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引領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為有效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提供了**經驗。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活動2200余場,評選20余類“美德之星”4600余人。今年6月,全市新時代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工作現場會在該縣召開。
一、用好“指揮棒”,提升制度銜接組織力。持續強化制度建設,通過定制度、定目標、定責任等方式,推動“美德之星”評選落地落實、公平公正。一是強化頂層設計,高位統籌推動。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活動策劃組、宣傳報道組,各工作組協調聯系各鎮街、縣直各單位,并由縣委宣傳部副科級以上干部與鎮街結對,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完善制度建設,嚴格評選標準。制定《**縣“美德**”積分制管理辦法》,賦予人居環境、移風易俗、傳統美德、志愿服務等各類美德健康生活指標一定分值,每月達到固定分值的黨員、群眾,可推薦為“美德之星”候選人。三是健全長效機制,破解評選難題。在鄉村、社區、學校、機關、企業等五大領域分階段開展“美德之星”評選,突出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取得顯著成效。各鎮街堅持把每月12-15日、25-28日定為“村事民當家”“社區就是咱的家”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日,集中開展“美德之星”等先進模范評選表彰;縣直單位、企業充分利用主題黨日活動,評選出一批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先進模范和心系公益無私奉獻的身邊好人;學校結合“強國復興有我”活動,選樹一批德行優良的學生、優秀先進教職工模范。采取“黨聲進萬家”理論宣講方式,宣揚先進模范事跡,在全縣營造學習楷模、爭當楷模、趕超楷模的濃厚輿論氛圍。
二、用足“粘合劑”,增強文明創建凝聚力。把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與文明實踐、人居環境治理、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相互融合,創新建立“美德之星+文明創建”體系,激發基層治理活力。一是聚焦五大領域,實現活動互融。在農村,充分發揮好媳婦、好婆婆、好紅娘等“美德之星”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倡導婚喪壽節等新禮儀,專題培訓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骨干824人次。組織填寫“毛遂自薦”卡,自薦成為街長、巷長、樓長、志愿者,激發群眾自主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在社區,積極開展“社區就是咱的家”文明實踐主題活動,與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推動和諧社區建設。在學校,開展“喜迎二十大習語潤心田”系列活動,注重打造校園文化,推行“繽紛之花”“六點半”等課堂志愿服務,全方位立德樹人。在機關、企業,開展“四心”“一機關一品牌”“社區雙報到”“企業包聯鎮街”等活動,充分發揮機關、企業“講幫帶建”作用,讓干部走基層、機關接地氣、企業來助力。二是聚焦服務創新,實現隊伍互通。成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18支志愿服務隊,在各村(社區)組建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文藝志愿服務隊,由基層黨支部書記、宣講志愿者、文藝志愿者、各村“美德之星”等人員組成。整合志愿者協會、彩虹豆、特戰救援等志愿服務團隊,建立“1+18+N”模式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實踐體系,扎實推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落細落實。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田間地頭宣講400余場次、受眾2萬余人次。三是聚焦體系完善,實現成效互鑒。堅持把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納入基層治理體系,以“美德之星”為紐帶,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580余處,開展活動1100余場次,動員村(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全縣注冊志愿者10.2萬余人,志愿服務時長548萬小時,化解糾紛矛盾200余起,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00余件。
三、用活“新舉措”,提升典型引領帶動力。通過“美德之星”民主推、創新用、集中獎、模范帶,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奏響“共建美德新**,暢享健康新生活”最強音。一是設立專項基金。縣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專款設立“美德基金”,用于獎勵在全縣評選出的3萬名“美德之星”。二是創新積分兌換。創新設立“美德**”積分超市130余處,制定積分管理、積分登記、積分兌換、物資入庫等臺賬細則,村民可憑獲得的積分到積分超市兌換物品,真正做到兌換陽光公開、管理科學有序。三是強化激勵機制。創新制作“美德之星”德尚卡,月度之星、半年之星、年度之星分別頒發德尚銅卡、銀卡、金卡,持卡者可享受全縣400多家“美德**愛心商家”提供的就醫、餐飲、購物等禮遇,在全縣免費乘坐公交車。開展“美德之星”參觀游覽學習活動,截至目前,已組織46批次、3600余名“美德之星”到北部新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縣域經濟發展成果,激勵廣大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