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情況匯報》。
**縣通過量化村社重點工作指標,創新績效管理方式,以“提級考績”為切入點,創新探索村社干部提級管理做法,為有效破解村社干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難題,全面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一、指標精細設置,讓村社干部考有依據。一是建章立制促規范。縣級層面制定出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動態考績辦法(暫行)》《村(社區)干部助推重點工作(重大任務)即時考核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引導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等其他考核責任單位配套出臺《村(社區)網絡輿情考核辦法》《村(社區)全域環境工作績效考核計分辦法》等9個細化文件,形成“2+9+X”考核指標體系。二是分道賽馬強比拼。將“村村擂臺、月月比拼”評分納入動態考績賦分項目,重點聚焦基層黨建、村集體經濟發展、疫情防控、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中心工作搭設縣鄉兩級擂臺,通過現場比拼測評打分、重點指標亮曬排名等方式予以量化,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數進行轉化。三是重在日常嚴管理。由各鄉鎮(街道)根據“智慧村社通”“月月比拼”等反饋,系統掌握村(社區)干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坐值班、日常制度執行等情況,實行“紅色預警”“黃色警示”“綠色激勵”三色管理,注重將考核向日常延伸,確保考績全面合理。
二、項目動態調整,讓村社干部干有方向。一是堅持組織部門兜底。因重點工作(重大任務)確需開展即時考核、動態考績的,由縣直牽頭單位向組織部門提出,并經縣委主要領導同意后,才能會同縣委組織部共同實施。未經研究同意的,一律不得對村社一級開展各種形式的考核工作,切實為基層降壓減負。二是壓實考核單位責任。縣直牽頭單位要對列入考核的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具體任務,對縣級層面無法細化分解到村(社區)的,指導鄉鎮(街道)根據實際研究確定轄內村(社區)的任務指標和完成時限。在考核周期內,采取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根據總體任務指標完成情況,對各鄉鎮(街道)及村(社區)進行賦分排名。三是突出鄉鎮主體作用。把更多權限給予鄉鎮(街道),將工作績效考核、日常管理、綜合測評等三大基礎項目賦分,給予鄉鎮(街道)統籌。針對加減分項目,鄉鎮(街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充分調查、科學合理的情況下,向組織部門提出撤銷減分申請。同時,允許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考評體系,比如黃田街道率先探索“三級干部,兩張清單”全員考績管理機制,有關做法在省委組織部專題調研座談會上交流發言。
三、獎懲即時兌現,讓村社干部管有力度。一是對照四類干部“拉單子”。根據考績結果得分排名,共設置“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類干部等次。第一季度動態考績中,全縣村社黨組織書記考核等次為“優秀”的共77名,“合格”的449名,“基本合格”的5名,分別通過不同形式予以公開,排名前三和后三的村社黨組織書記還要在縣級“村社擂臺”上安排發言。對連續兩個季度獲得“優秀”等次的一類村社干部,納入提級管理范疇,為其量身定制成長方案,如安排外出考察、學歷提升、掛職鍛煉等。5月底組織全縣49名一類村社干部,參加“共享社·幸福里”精品示范班學習培訓。二是定下獎優罰劣“硬杠子”。對獲得“優秀”等次的黨組織書記,由縣委組織部予以通報表揚,并作為各類評優評先重要參考,所在鄉鎮(街道)每季度從年度績效報酬中劃出不高于5%的比例予以物質獎勵,第一季度共計發放38.5萬元。對排名全縣后5%的26名黨組織書記,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對其進行集中約談,并暫停所在村(社區)干部基本報酬發放,以及財政資金撥付、新建項目審批。三是探索捆綁考核“新路子”。注重考查黨組織書記“領頭雁”作用,將“村社獲獎或懲罰”“其余兩委干部受處罰情況”等納入加減分環節,將村社工作落實推進情況同各項評分掛鉤,如通過“動態考績”,有效推動35個市縣級“問題村居”得到高效整治。同時,將村社重點工作和村社黨組織書記動態考績結果,與鄉鎮(街道)聯片駐村干部全員績效考核掛鉤,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組織隊伍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