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新解三十六計》講稿》,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新解三十六計》講稿》。
《新解三十六計》講稿
喬 良
喬良教授,空軍少將,即是軍事家又是作家,他于1999年出版的著作《超限戰》提出了現代戰爭的非本土化,非軍事目標,非軍事人員等最新的戰爭理念,兩年之后,書中的預言在美國變成了現實。喬良成為世界軍事家們關注的焦點,《超限戰》一書,也成為美國西點軍校學生的必讀物。
三十六計,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智慧的寶庫。喬良教授認為,計謀,其實就是智慧的結晶。人生不能太工于心計,但人生一定要設計。三十六計源于何處?又是如何在戰場上,在商場上,甚至在生活中被屢屢巧妙使用的?現代軍事家喬良教授將會如何解讀古老的三十六計呢?敬請關注空軍少將喬良教授開講:新解三十六計。
(一)借刀殺人
畫外音:當我們自己設有能力去和敵人正面交鋒時,是不是有什么計謀,可以使自己不費吹灰之力,而利用別人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呢?而借刀殺人之計正是巧妙地利用別人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喬良教授認為借刀殺人之計是36計中運用最為廣泛的計謀之一,因為它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點所以不僅多次被使用在古今中外的戰爭之中,而且被成功的推演成毫無暴力的計謀,而能用于現代社會激烈的商戰之中,借刀殺人之計是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的,又為何能夠屢屢成功,它利用了人性中什么樣的弱點對此計是否有防范之策,請聽空軍少將喬良教授新解三十六計之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這一計可以說是所有的計謀中,包括36計的計謀中,在生活中運用最廣泛的、運用最多的一計。為什么呢?因為人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力量不夠,總是想借助別人的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借助別人的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能夠達到呢?這里頭就有一個心理學的問題,因為我們前面也講到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那么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當不知心,不知別人的心的時候,你就會產生防范之心,產生防范之心的時候,就有可能被別人所利用,因為你防范別人,你就會對別人疑神疑鬼,就可能對別人有疑心,你對別人有疑心,其他的人,就有可能借用利用你這份疑心,拿你當搶使,用你的刀去殺人,你被別人當槍使了,你還自己不知道,不自知,所以說借刀殺人之一計,是經常被人使用的一計,這一計的原文是敵己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什么意思呢?它就是說在敵人己經明了的情況下,但是呢?你可以借助的力量還不明確,你應該盡量地去誘使這股力量去打擊你的敵人,而不用自己親自動手,這是從易經的《損卦》中卦意推演出來的辦法。借刀殺人古今中外都有,甚至在文學作品中、在戲劇、古典文學戲劇作品中尤其多,比如說莎士比亞有四大悲劇,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悲劇《奧塞羅》,《奧塞羅》這個悲劇是典型的一個借刀殺人的故事,劇中有一個小人叫亞古,他為了取代奧塞羅當上統帥,他就利用一條小小的手絹,誰呢?奧塞羅有一個年輕美麗的妻子叫苔絲德蒙娜,她有一條小小的手絹被亞古儉到了,亞古就拿這個手絹作為引子去桃撥奧塞羅,說他的妻子苔絲德蒙細陽良他的副手有染,兩人有關系,有奸情,最后呢?使這個奧塞羅充分地調動了他的嫉妒心、他的疑心,使他懷疑他的妻子不忠,最后他把他的妻子掐死了,等他發現自己做錯了以后,己經悔之晚矣,最后他自殺了事,亞古就利用一條小小的手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借刀殺人把他想除掉的人都除掉了。
計謀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它充分利用了人們的弱點俗話說疑心生暗鬼,而借刀殺人之計就是利用了人的疑心,這個計謀源自于何時,又源自于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 此處隱藏2214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