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同志們:
按照《關于開展“走好第一方陣,我為二十大做貢獻”市直機關黨組織書記“線上+線下”講黨課的通知》要求和黨內政治生活“兩化”問題集中治理工作總體安排,今天,我以“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題,給大家講一次黨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和重要著力點,圍繞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開辟了黨內政治生活新境界,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踏上新征程,我們要緊緊圍繞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緊抓實,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黨員、干部的作用。
一、深刻認識“黨內政治生活”的豐富內涵
深入理解“黨內政治生活”的內涵,必須對這一概念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從馬克思主義發展歷史來看,“黨內政治生活”的提法,最早見諸列寧19l5年5月發表的《空泛的國際主義破產》一文。列寧在批評有人“對俄國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方法問題,提出不同的意見”時使用了這一概念。“俄國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方法”,實際是指列寧提出并堅持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之后,列寧在其政黨實踐中又多次使用這一概念,論述布爾什維克的建黨原則、黨內生活和組織原則。列寧在建黨實踐中,首次確立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強調鐵的紀律,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確立了黨內政治生活的“紅色基因”
中國共產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以俄國布爾什維克為榜樣,按照列寧的建黨原則,在第三國際和蘇俄的指導和幫助下建立的,因此我們黨在建黨之初,就根據馬克思列寧的建黨理論和實踐,按照列寧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建立,并制定了黨的綱領章程,對黨員、會議、紀律等作了規定,黨內政治生活起步較好、起點也較高。大革命后期,受當時黨中央主要領導的影響,黨內“家長制”、“一言堂”現象嚴重,破壞了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1929年12月,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反對黨內主觀主義錯誤時指出:“糾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強調:“黨內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和把批評庸俗化”,為黨內政治生活健康開展指明了方向。但由于王明“左”傾錯誤的干擾,黨內政治生活一度偏離了正確軌道,導致紅色根據地喪失殆盡。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實行集體討論、集體決策,黨內政治生活出現新局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也逐步走上正軌。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不僅對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斗爭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論述,且以身作則踐行。特別是延安整風,主要內容是反對教條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樹立馬克思主義作風,這是我們黨歷史上最為全面、最為集中的一次黨內政治生活實踐。經過延安整風,我們黨徹底排除了錯誤路線干擾,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確立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和“思想批評從嚴、組織處理從寬”原則,為黨內政治生活確立了實踐形式和價值取向。
…… 此處隱藏927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