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最有力量是信仰》,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最有力量是信仰》。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懈奮斗,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在成就面前,我們不禁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而這些思考都指向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信仰的力量。回顧我們黨的百年歷史,無數革命先烈懷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拋頭顱、灑熱血,為建立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信仰在工作生活中的指導作用,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重要作用。信仰,是人類社會最美好的字眼,是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號召全體黨員“堅守崇高信仰,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因此,當前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信仰作為根本遵循。
一、何謂信仰
(一)信仰的內涵
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并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準則和態度。簡單地講,信仰就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根本遵循。這一遵循是穩定的,相對不變的。也可以說,因為有了信仰,我們的工作、生活就有了目標和方向。
通過對比理想、信念、信仰這三個范疇的內涵,可以更好理解什么是信仰。第一,理想。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或對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觀念。相對于信仰而言,理想是一種比較初級的精神狀態。那么,在其之上是什么?在理想的支撐下,我們會明確自己的信念,因此信念超越了理想。第二,信念。信念是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對某一問題信任或有信心的一種思想狀態。那么,在理想、信念之上是否就是信仰了?我們以理想、信念為基礎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因此信仰是一種更高級的精神追求。第三,信仰。信仰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其相信和敬仰。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說,信仰統領理想和信念,是我們精神生活中最高級的狀態,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
(二)信仰的類型
1.科學信仰
科學信仰既包括對科學的信仰,也包括對具有科學性知識的信仰。怎么理解?第一,我們有著堅持科學信仰的傳統。在學校中,我們一直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在工作生活中,也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這體現了我們堅持科學信仰的傳統,同時也說明堅持科學信仰的傳統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密不可分。
第二,我們有著堅持科學信仰的文化傳統。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儒家文化,告訴我們要遵守社會的規則規范,要靠拼搏、奮斗實現個人價值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們堅持科學信仰的文化傳統。
第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科學信仰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一直秉承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戰略思想。可以說,科學技術、科技創新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由此,我們不能把科學信仰單純地理解為對科技、對創新的一種信仰,它體現在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們內心中的一個傳統。
2.宗教信仰
…… 此處隱藏715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