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專題黨課講稿:深刻把握“兩個大局”與“三新”的邏輯關系》,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專題黨課講稿:深刻把握“兩個大局”與“三新”的邏輯關系》。
2021年x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也明確提出了“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戰略要求。一方面,“三新”是針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系統性戰略規劃;另一方面,只有在統籌“兩個大局”的高視位下,才能更好地落實“三新”的重大戰略部署。
一、從歷史維度把握“兩個大局”與進入新發展階段之間的歷史邏輯
任何重大戰略思想的出現、重大戰略決策的提出,都是基于特定時代背景及國內國際發展環境作出的回應。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與階段性相結合,辯證看待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始終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現代化事業向前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之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之“三新”的提出,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與發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進程進行再認識的產物,尤其是基于“兩個大局”時代特征的戰略選擇。在統籌“兩個大局”時代條件下,從歷史方位把握其與新發展階段之間的歷史邏輯,揭示“三新”的歷史必然性,是以大時代觀、大歷史觀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歷史延續性及未來走向的應有之義。
“兩個大局”下,新發展階段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必然接續。能否科學認識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及正確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理論前提。
而針對時代背景及歷史條件對中國發展階段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位及展望,是我們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的理論課題。黨的十三大曾明確指出:“清醒地認識基本國情,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階段,是極端重要的問題。”進入21世紀,黨的十六大報告作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精準判斷。黨的十八大在回顧和總結之前經驗和成就的基礎上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站上新臺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是黨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
…… 此處隱藏381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