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
【例文】《尚書》中有句話:“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后人據此引申出“任人唯賢”。“為政之道,任人為先。”任人唯賢作為選人用人的標準,深刻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中國紀檢監察報《任人唯賢》)
【典故】出自先秦儲子《尚書·商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臣為上為德,為下為民。其難其慎,惟和惟一。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
【釋義】意思是,任命官吏當用賢才,任用左右大臣當用忠良。大臣協助君上施行德政,協助下屬治理人民;對他們要重視,要慎重,當和諧,當專一。
【賞析】任人唯賢,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理念,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選人用人的經驗智慧。《論語》中,仲弓問政,孔子明確說“舉賢才”。《墨子》中提到,“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荀子則認為,“故尊圣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國古代留下了文王渭水訪賢、周公吐哺禮賢、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美談。用人以公,方得賢才;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心,貴在去私,歸根到底是對事業的責任心。有了公心,才能有識人之明、舉賢之膽、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中國共產黨善于吸收和借鑒優秀傳統文化中選人用人的經驗智慧,歷來高度重視任人唯賢,強調德才兼備,重視以德為先。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并提出“才德兼備”的干部標準和“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出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方針。踏上新征程,偉大的斗爭、宏偉的事業,迫切需要人才。各級領導干部要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在競爭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用法】主要適用于組織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干部選拔任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堅持好干部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人,切實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