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
【例文】堅持唯德才選人,提升人選公信度。治國理政,用賢則理,用愚則亂。建設黨的事業,改善民生福祉,要聚天下德才兼備者而用之。“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選人重才輕德,甚至德不配位,必然禍及建設大業,損害人民權益。要堅持政治標準為首,突出干部政德表現,把根子正、思想純、作風優的干部選拔出來。多為踏實肯干的“老實人”撐腰,為敢闖善為的“干將”搭臺,相準走正道、善奔跑、有闖勁的“千里馬”,營造風清氣正用人環境,從而贏得社會廣泛信服。(廣西日報《提升選人用人公信度》)
【典故】出自東漢王符《潛夫論?忠貴》,易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是故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
【釋義】意思是,德行不足以適應所承擔的重任,遇到的禍患必定是嚴酷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所居的職位,遭受的災殃必定是很大的。
【賞析】“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之道,吏治是否清明是一大關鍵。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與才,是辯證統一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重才輕德,歷來是用人的大忌。具備良好品德,才有忠于事業、為民服務的恒久動力;具備出色才干,才有勝任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德才兼備,我們的人才隊伍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創造驕人的業績。“伯樂相馬”的故事,人皆熟知。伯樂獨具慧眼,擁有識人用人的眼光和提拔人才的胸懷,故而為人所稱道。然而,為改革發展事業甄選人才,單靠少數“伯樂”是不現實的,也是靠不住的。說到底,還是要靠科學的機制、完善的制度來保障。相信制度、依靠制度,用紀律和規矩確保選人用人出自公心、剛正不阿;健全制度、遵守制度,以制度的權威為事業和風氣打上“公”的底色。惟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主觀性盲區和誤區,加快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用法】主要適用于組織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選人用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賢,切實把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