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云仍虛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云仍虛心》。
【例文】“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云仍虛心”。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中國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最本質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其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光明日報《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
【典故】出自宋代徐庭筠《詠竹》,不論臺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云去也無心。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
【釋義】意思是,在還沒有從土里生長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竹節,即使已經生長到接近云霄也始終保持虛心的態度。
【賞析】千百年來,文人吟詠竹子的詩賦連篇累牘,墨客描摹竹子的繪畫汗牛充棟,形成了燦爛的東亞“竹文化”,為西方學者所矚目、所贊嘆。在中國這個文明古國里,文人因竹子而清高,竹子因文人而優雅;文章因竹子而清麗,竹子因文章而俊秀;書畫因竹子而有意境,竹子因書畫而有品位?!?/span>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啟示人們端正廉直,謙遜虛中,寧靜以致遠。竹子勁節挺拔,直竿沖霄。“竹死不改節,花落有余香”,啟示人們剛直不阿,保持操守,堅守氣節,做到:“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敝褡?,春不爭榮,夏不張狂,秋不枯萎,冬不凋零,四季常青,處變不驚,不溫不火,享有“植物鋼鐵”的美譽。竹子的高風亮節,如血液般在中華民族的脈管里流淌。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學習竹子精神,發揚“少說話、多做事、做成事”的作風,少說些漂亮話、場面話、客套話,在腳踏實地、默默耕耘中展現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為民服務和干事創業中體現自己的初心和才干。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黨性修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保持謙虛心態,在新征程上作出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