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貨利》,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貨利》。
【例文】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貨利。《韓非子·五蠹》說:“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私”就是為自己打算,包括私利、私欲、私心、私念。去私就是要去掉私心私念,摒棄謀取私利、滿足私欲的行為,事事出以公心,處處體現公道。
【典故】出自漢代劉向《說苑·至公》,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當公法則不阿親戚,奉公舉賢則不避仇讎。
【釋義】意思是,治理政事就不能想著經營自己的小家,在衙門里行走就不能談物質利益,執行國家法律就不能偏袒親友,為國家舉薦賢良就不能避開與自己有私怨的人。
【賞析】公私分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類似思想俯拾皆是。歷史事實也證明,保持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的公允,追求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貨利的清明,才能過好公私關,做到公私分明。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敝芏鱽硗疽簧牡谉o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德的集中體現。優秀縣委書記谷文昌從嚴要求親屬,反復叮囑“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當他發現食堂炊事員給自己的小兒子多打了點菜時,便不讓孩子再去食堂買飯。一些黨員、干部褪色變質、腐化墮落,大都是從理想信念淡薄、人民立場動搖開始的。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才能把群眾裝在心里,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用法】主要適用于領導干部廉政黨課、廉政談話,側重強調公私分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過好公私關,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強化宗旨意識。
公文寫作門戶網站,請認準好筆桿子www.x176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