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修改文章如看病》,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修改文章如看病》。
十分文章七分改。沒有改不動、改不好的文章,只有不想改、不肯改、不會改的人。學習寫作,學會修改是必不可少的。掌握了修改之法,就意味著多了一項寫文章的本領,多了不少出精品的可能。
一、
文章就像人一樣,從頭到腳哪個地方都有可能出問題。修改文章就像醫生給人看病,關鍵點有兩個:一是診斷正確,二是治療得法。
做診斷,既要全面體檢,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找準病灶,又要摸清病情、查明病因。醫生給病人做檢查的時候,總是先從有明顯癥狀的地方開始,從疾病的易發、多發部位查起。對文章來說,最容易出現病誤、癥狀相對較輕的是文字,重癥往往發生在主題、觀點、結構和材料上。
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地方病、流行病,不同的文體文種也會有不同的多發病。文字編輯或文秘人員在審閱不同類型的文稿時,都有明確的審稿重點,這些重點就是“文章病”的好發部位。比如:《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二十條從5個方面明確了公文審核的重點,具體涵蓋了19種多發病。除此之外,公文的病誤還常常發生在行文規則、布局結構、表達方式、發文程序等方面。
二、
文章的“疾病譜”很復雜,病因也很復雜,但歸結起來,無外乎內因外因兩方面。內因要么是作者的水平不夠,要么是態度不認真;外因主要是環境影響。
做治療,既要對癥下藥,又要辨證論治;既要解除病痛,又要正本清源、挖掉病根。減輕乃至消除“文章病”的癥狀,就像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里有病就治哪里,基本方法是“刪、補、改、調、換”。刪,就是刪除冗余、刪繁就簡,使文章瘦身減負。補,就是增補缺失、修補漏洞,使文章內容完好。改,就是改進不足、改正錯誤,使文章沒有硬傷。調,就是調整結構、調整順序,使文章邏輯嚴密。換,就是更換內容、更換包裝,使文章秀外慧中。這五種方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組合運用,動靜大小主要取決于文章的基礎,與修改者的功力和所確立的質量標準也有很大關系。
三、
…… 此處隱藏79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