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鄉鎮民生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鄉鎮民生工作情況匯報》。
去年以來,我鎮聚焦優化民生保障,堅持立足實際求創新,多措并舉求突破,積極實施數字利民、一線暖民、文化潤民“三民工程”,著力讓全鎮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數字利民”,民生保障更有精度。以“數”賦“能”。加快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網絡基礎,目前,全鎮83個行政村光纜聯網覆蓋率、4G網絡覆蓋率均達到100%,并簽訂數字鄉村合作協議,建成開通5G基站23個,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撐。以“數”促“產”。聚焦“互聯網+農業”融合,將信息數字化技術與禽類養殖等產業有機融合。嘉宏肉雞生產有限公司建成8棟高標準雞舍,從供水供料到溫控投喂,均由管理系統實現精準操控,年出欄能力達130萬只。聚焦“互聯網+電商”融合,全鎮已建成電商創業園2個、電商直播基地2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86個。以“數”善“治”。建成**鎮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中國電信**鎮數字鄉村平臺,集網格化服務管理等“五大中心”于一體,實現“全鎮一平臺”“一屏觀全域”。縱深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安裝高清監控探頭575個、危險水域監控4個、高空瞭望監控云臺1個,實現“全網共享、全程可控”。
二、“一線暖民”,民生保障更有溫度。織密“網眼”察民情。開展“梳網清格”行動,加強鎮、黨總支、村、小組四級網格建設,充實調整專職網格員85名、網格志愿者480名。依托“棗治理”和“e呼善應”平臺,完善常住人口等信息系統。今年以來,網格員累計開展巡查走訪12151人次,事項上報5156條,其中上報鎮級和市級處置35條,處置率100%。聚焦“愁盼”解民憂。為切實解決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問題,實行動態監測和持續跟蹤包保機制,立足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今年以來,累計發放低保金587萬元,特困供養金397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290余萬元,開展臨時救助1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3.6萬元,有力保障了轄區群體的基本生活。廣納“鄉賢”聚民智。充分發揮老黨員、老教師等新鄉賢民生實事“監督員”、地方發展“助推員”作用,搭建新鄉賢建言獻策平臺,成立**鎮新鄉賢聯誼會,讓新鄉賢參與產業扶持、公益慈善等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目前全鎮已登記在冊鄉賢人士298名,累計推進民生項目落地42個,興辦村級公益事業400余件,募集各類社會救助捐款220余萬元,形成了黨群合力促發展、鄉賢同心惠民生的生動局面。
三、“文化潤民”,民生保障更有深度。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農家書屋、文化大院、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現全覆蓋,今年以來,累計開展送戲下鄉、農民運動會等各類活動130余場次,依托薛河村柳琴劇社,在全鎮巡回舉辦“幸福**”等主題展演50余場次,惠及群眾3萬余人次。發揮“中華孝心第一村”——大宗村輻射引領作用,開展“孝心先進家庭”等評選活動,倡樹以孝治村、以孝興村新風尚。傳承鄉村記憶文化。建成集文物展陳、文化研究、觀光體驗于一體的古薛文化展館,建設孟倉村千年非遺傳統糕點記憶館、葛村民俗木藝記憶館,打造群眾了解古薛文化、接受國學教育的好去處。充分挖掘移民文化,規劃建設魯南移民文化館等展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農耕文化發展的奮進歷程。目前,全鎮已建成并開放鄉村記憶展館7處。弘揚紅色革命文化。依托中共滕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五所樓懋臻小學黨支部舊址、渠玉柏烈士故居等紅色資源,對轄區內紅色人物事跡、史料仔細梳理甄別,重點宣傳學習渠玉柏等典型人物事跡,讓身邊的先進典型事例激勵干部群眾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增強文化惠民成效。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