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拿地即開工”改革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拿地即開工”改革經驗材料》。
去年以來,我縣行政審批局以“上門服務·聯合會客”省級“點菜單”式改革試點項目為契機,主動聚焦工建領域難點、堵點,通過上門走訪、實地調研、微信投票等方式,全方位征集企業流程優化的意見建議。在前期**公司提出將規劃設計方案前置審查的建議基礎上,針對現有工程建設規劃、施工圖紙審查和土地摘牌拿證互為前置的堵點,組織資規、住建、執法等部門進行了嚴格論證,創新把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后置審查”轉變為“前置服務”,將規劃設計方案與標準地出讓一體整合,成功在工建環節并聯審批1.0、土地菜單云服務2.0的基礎上,率先打造了“拿地即開工”的3.0升級版,工建改革實現了由“簡單重組”向“流程重塑”的機制性轉變,經驗做法在《政務信息》進行了刊發。
一、規劃方案先行一步,變“后置審查”為“前置服務”
充分借鑒標準地出讓工作模式,實行規劃設計方案提前介入、預先審查,整合打通項目落地的“最先一米”。
一是規劃方案先行編制。國有建設用地掛牌出讓之前,所在鎮街、園區即利用區域評價成果,對照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建筑容積率、畝均稅收、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等“標準地”控制性指標,組織設計單位提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或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提前向資規部門提出帶方案出讓申請,提交專家咨詢委員會和項目審查委員會論證。
二是土地出讓一次公告。創新豐富“標準地”出讓事項內容,探索將專家咨詢委員會和項目審查委員會論證通過的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一并納入土地出讓方案,連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易地建設費(辦公、宿舍等民用建筑)和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標準等,一體形成公告文件向社會公示公布。
三是施工圖紙預先審查。積極打通圖紙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與土地摘牌拿證的互為前置堵點,大膽探索圖紙審查容缺受理,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通過專家咨詢委員會和項目審查委員會論證后,審批部門無需土地摘牌拿證,即出具《建設工程規劃預審意見書》;項目單位憑《建設工程規劃預審意見書》,無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即可同步提交圖審中心開展圖紙預審查。
二、審批流程全程告知,變“被動提交”為“主動服務”
充分考慮項目單位手續辦理時序要求,全鏈條告知手續辦理事項及預期時間,引導意向競標企業提前介入、超前應對。
一方面,梳理流程“按圖索驥”。針對社會投資工業項目,組織立項、環評、規劃、土地等業務科室或服務窗口,全鏈條分析項目落地環節及適用程序,逐項細化預期辦理時間,梳理形成項目審批流程圖。每項手續流程辦理要件,均以二維碼輔助說明,項目單位僅需掃描二維碼,即可實時掌握該項手續辦理流程及最新進度。依托項目審批流程圖,審批部門對項目單位手續辦理時間進行提前告知,積極引導程序流程復雜項目,提前編制《環評報告》《水土保持方案》等前置要件,最大程度地做到時間利用最大化、項目速度最優化。
另一方面,明確專人“靠上服務”。針對重大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明確一名科級領導干部擔任“項目管家”,實行靠前指導服務。“項目管家”負責組織立項、環評、土地、規劃、住建、執法等科室人員,建立微信項目協同幫辦群,對土地意向競標企業進行跟蹤服務,及時提醒指導企業完善申報材料,持續壓縮審批周期,加速項目落地建設。
三、協同聯動并聯審批,變“部門接力”為“協同服務”
依托規劃設計方案的前置編制審查完成,項目在取得土地出讓成交確認書后,即可立即啟動不動產權證、工程規劃、圖紙審查、施工許可等手續并聯辦理。
…… 此處隱藏43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