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小區治理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小區治理經驗介紹》。
近年來,我區主動適應居民群眾新期盼新要求,通過建機制、搭平臺、聚力量,將黨的工作嵌入小區,延伸至樓棟,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一、建機制,暢通基層治理“微循環”。以推進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為契機,統籌社區網格員、下沉干部等工作力量,扎實開展“敲門行動”,全面摸清轄區黨員底數,組織引導居民黨員、離退休黨員在小區治理中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用,累計上門征求意見252條,化解各類矛盾問題96個。完善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工作機制,45個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1100余名年輕優秀干部下沉社區,深入到358個網格當中,通過設置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公示牌,主動亮明身份,幫助居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完善“街道-社區-小區”三級矛盾調解機制,居民小區中發現的問題,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化解,難以解決的較大問題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協商解決,重大問題由街道黨工委牽頭召開黨建聯席會議,聯系駐區單位共同解決,分級管理,逐級負責,讓“矛盾糾紛發現在小區,化解在小區,滿意在小區”成為常態。
二、搭平臺,奏響基層治理“最強音”。完善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及功能,構建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多個網格“黨群服務站”的“1+N”黨群服務矩陣,高標準打造“居民議事點”“網格議事室”“小院議事匯”等議事協商平臺,發揮好社區黨組織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用。柳林金岳社區金岳小區堅持群眾的事情集體議,由網格員召集樓棟長、單元長、黨員中心戶、業主代表、物業公司等責任主體定期召開“圓桌會議”,面對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共商共解房頂漏水、停車困難、路面破損等小區雜事、難事12件,為群眾辦好“家門口的事”。橋溝街道積極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搭建黨組織+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社區居委會+業主代表、黨員志愿者等組成的“1+3+X”聯動平臺,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全覆蓋成立小區黨支部86個,協調化解矛盾糾紛,提升物業服務質量。
三、聚合力,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持續深化拓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機制,積極推動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開展“契約化”共建,簽訂協議300余份,343個單位4522名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100多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小區擔任樓棟長,領受居民基礎信息核查、政策宣傳、矛盾調處等工作任務,力所能及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成立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以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共建共商、服務群眾的“紅色聯盟”,積極做好社區黨員干部、樓棟長、網格員、各類志愿者等常態化參與小區治理的組織動員。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積極動員,各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志愿者紛紛響應,就近到所在街道社區報到,接受街道社區統籌安排,積極做好核酸秩序維護,協助醫護人員發放核酸貼紙,筑起了保護居民安全健康的“紅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