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政務服務改革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政務服務改革經驗材料》。
今年以來,我區依托1個區級政務服務中心、6個園區審批服務站、3個鎮(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40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室,探索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打好靠前服務、精簡流程、評議監督“三張牌”,推動“全領域、全流程”幫代辦服務走深推實。截至目前,“幫代辦”服務隊累計服務企業2716家,提供“幫代辦”服務9084次,線上不見面“幫代辦”服務217次,解決難點堵點問題10246個。
一、堅持下沉園區,打好靠前服務牌
緊扣企業所需、企業所盼,在項目集聚區建成6處功能齊全的園區行政審批服務站,通過委托行使、服務前移、審批直報等方式將32項高頻事項下沉園區,部門靠前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一站式高效服務,實現“園區事園區辦”。
一是推行服務專員制度。針對企業在土地報批、企業開辦、竣工驗收等方面需求,建立“園區吹哨、部門報到”服務機制,系統梳理與園區密切相關審批事項,明確發改、建設、審批、金融等16個區直部門為靠前服務單位,凡在園區范圍內、符合產業發展定位且屬區本級審批權限范圍內的投資項目,從立項到不動產登記的全部事項均納入服務范圍進行“全流程”指導審批服務,實現了部門從原來的“被動受理”到“主動服務”、企業從原來“多家跑”到“一家辦”的轉變。
二是壓緊壓實幫包責任。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實行“1個企業(項目)+1名縣級領導+1個責任單位+1名責任人+1個工作專班”,建立掛牌督辦制、定期聯絡制、首辦責任制、每周清單制、每月會商制等五項制度,通過召開“項目碰頭會”“聯審會辦會”或“現場辦公會”等方式,對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深入查找,分析癥結,做到簡單事立即辦、復雜事限時辦。今年以來,累計走訪企業280人次,完成建設項目行政審批744多項、辦理相關證件507本。
三是專班跟進全程服務。化身政策宣講員、企業服務員、工作指導員和具體操作員,創新打造“幫代辦會客廳”,建立起“一對一”長效幫包聯絡機制,在項目建設前期“面對面”指導企業準備相應資料,非要件容缺或邊建邊辦,即報即受理;項目在建中,及時跟進,上門解讀政策、指導服務,幫助項目單位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項目建成后“聯合驗收”、竣工備案指導,助推企業大幅縮短建設工期、快速實現投產達效。目前,園區項目審批材料準備時間由之前的平均7天壓縮至現在的3天;申報材料受理一次性通過率達到98%以上,審批時間縮短60%以上。同時,聯合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協調企業用工需求與人力資源機構無縫對接,緩解各園區企業招工難、技能人才短缺等問題。截至目前,通過園區招聘會及線上發布共幫助區內企業發布招聘崗位4000多個、招工1500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300余人。
二、堅持暖心貼心,打好精簡流程牌
從規范服務標準、優化代辦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入手,創新打造“全域覆蓋、全程優化、全速辦結、全時在線”的“四全”幫代辦模式,變“企業群眾辦”為“政府主動幫”,打通了企業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累計惠及服務產業項目31個,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460余萬元,保障項目快速投產達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一是構建聯動體系,實現“全域覆蓋”。出臺《**區政務服務四級幫代辦體系建設方案》,成立幫辦代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三支涵蓋園區、鄉鎮、村(社區)共計153人幫辦代辦服務隊伍,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作的幫辦代辦體系,實現了幫代辦工作全覆蓋。目前,四級幫代辦服務隊伍中村(社區)人員占比達40%以上,年均服務群眾近3100余人次,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二是規范服務標準,實現“全程服務”。將“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與“幫代辦”工作深度融合,將“一個法人主體”涉及的多個獨立分散的審批事項整合打包成一個“套餐”,形成161個“一件事一次辦”項目辦事指引,為不同的企業和群眾提供“量身定制”的套餐式、便民式集成服務。同時,明確四級“幫代辦”工作重點,梳理出鎮(中心)公共服務“幫代辦”事項156項,園區“幫代辦”事項32項,村(社區)“幫代辦”事項120項。
…… 此處隱藏80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