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建+旅游”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建+旅游”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鄉村振興發展藍圖,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做實“黨建+全域旅游”文章,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紅色引擎”作用,全面筑牢旅游服務之基,補足旅游文化之鈣,搭好旅游致富之橋,走出一條“黨建+全域旅游”的發展之路。
一、堅持高位推動全局謀劃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堅持大黨建工作思路,將黨建氛圍打造與意識形態、旅游景觀提升等有機結合,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全域旅游化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集中整合全縣資源,全力提升全域旅游服務質量。結合縣情實際精心編制《**縣鄉村旅游扶貧規劃》《**縣旅游扶貧實施方案及十個子方案》《**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方案。依托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文化優勢,開通各大景點直通車,建立智慧旅游指揮平臺,打造游客集散服務中心5個,配置旅游全景、交通、導覽等標識標牌618塊。
二、堅持固根強本全面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堅持黨委統領、支部共建模式,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組建10個工作專班。實行“書記月調度、縣長半月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周調度”的工作機制,緊盯問題、短板、進度、目標等進行調度,采取領導小組主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無縫銜接、全面覆蓋、職責到人的“網格作戰”模式,深入實施修路、改亮、綠化、創文保衛等一批黨建服務群眾項目,扎實奠定民意基礎。堅持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理念,突出黨建基礎保障,強化督查問效,推動文旅領域黨員隊伍輪訓,引導西江旅游公司、郎德文旅、苗侗山珍供應鏈公司等創新文旅黨建項目,培樹黨建品牌,創優旅游發展環境。通過全面抓實旅游基礎,提升旅途文化產業占有率,全縣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8.3%,位列全省第2位。
三、堅持整體動員全力豐富全域旅游“新業態”。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通過黨委牽頭、支部配合、黨員服務的方式,深入推進景區度假、休閑娛樂、民俗文化體驗等建設,著力培育民宿、會展等多種經濟業態。引導各鄉鎮村黨組織敲準全域旅游開發的鼓點,深入推進農旅融合發展,鼓勵黨員帶頭探索農旅發展新路子,打造成腳堯村黨性教育、南猛村田間采摘、白巖村特色民宿、格頭村生態旅游體驗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通過鄉村振興學校、村黨支部與教育訓練基地三方聯營合作,推出精品非遺文化研學線路、農業農技體驗文化線路、高質量轉型體驗線路、鄉村振興體驗線路和民俗民間文化體驗線路等7條線路。目前,全縣發展精品民宿600余家,接待床位2萬余張,建成旅游停車位8000余個,旅游公廁65個。
四、堅持模范帶動全面擦亮全域旅游“新名片”。將旅游服務作為黨員志愿服務重要內容,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崗、黨員示范崗,打造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紅色驛站等形式,在西江苗寨景區、郎德苗寨景區、大塘景區等人群密集區及居民集中居住區等設立黨員志愿服務驛站,引導黨員在工作中亮身份、亮承諾、亮作為、作表率,轉化為黨的政策的“宣傳員”、社會進步的“引導員”、群眾游客的“服務員”。在黨員經營商鋪內設立“誠信經營示范戶”“黨員經營示范戶”等標志牌,使黨員身份“亮”出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全方位提升全域旅游軟實力。今年以來,全縣各級黨員干部開展各類志愿服務1.4萬人次,助推全縣各景點接待游客519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