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健康養老典型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健康養老典型經驗材料》。
**現有73萬人口,近五年來老齡人口平均增速達5.8%,養老形勢日趨嚴峻。對此,**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爭創“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示范縣”為契機,深入探索“要素+養老”健康發展新模式,不斷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
一、搭建“醫療+養老”聯動線,推動醫養深度融合。**現有65、70歲以上老年人分別為13、8.5萬人,分別占人口總數的17.8%和11.6%,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近年來,大力實施“醫療+養老”服務,積極營造養老健康發展的軟環境和高效服務的硬建設。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進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全面實行備案制。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支持力度,對養老床位在50張以上的,支持設置固定醫療衛生場所,配備必要的急救與日常護理設備。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對護理型床位20張以上的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12000元,近年來共發放床位補貼1054萬元。二是完善醫療保障機制。實施醫療服務向基層延伸,定期安排專家到鎮、村衛生院(門診)坐診。將全市老年人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管理,每人每年享受一次健康體檢。定制老年人健康服務包,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率達76.3%。實施醫保業務參保登記、醫療費手工報銷、異地就醫備案等服務事項下沉,方便老年人就近辦理醫保事項。開展老年人慢病上門備案登記,現場測血糖、量血壓、問病史,累計為4375名貧困老年人開展服務,為234人次辦理門診慢性病。三是發展多元養老模式。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支持力度,先后打造了恒康養老服務中心、楓晚老年公寓、開元養老康復中心等民辦醫養結合示范項目。目前全市養老機構達23家,其中民辦10家、公辦13家,形成公辦敬老院和民辦養老機構相互補充的服務格局。加大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力度,2017年在煙臺南山學院設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學生130人,培訓專業人員1500人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大大提高了養老服務專業水平。
二、織密“智慧+養老”服務網,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以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目標,構建“居家社區相協調、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打造互聯網智慧服務平臺。依托智慧民生系統、微信平臺、服務APP等信息終端,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將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監管、養老機構互聯網視頻監控、服務商管理、志愿者管理統一納入管理范圍,為老年人提供6大類、160多項便民生活服務,目前為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務6000余次。二是構建社區養老服務“朋友圈”。將養老服務與為民辦實事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相結合,深入推動“長者食堂”、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服務建設,無償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監護、生活服務、精神文化等“餐+護”精準化、人性化養老服務。同時,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餐外送、免費理發等上門服務。目前全市建成日間照料中心14家、農村幸福院53家、“長者食堂”13處,實現了城鄉養老服務全覆蓋。三是開通養老服務24小時應答系統。開通老年人、呼叫中心和服務組織三方實時通話服務功能,為老年人提供設備維修、居家服務清掃、外賣送到等上門服務,打造養老服務隨叫隨到的“110”,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無縫對接”,養老服務監管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服務老人1430人,受理業務電話4638個,回訪滿意度達到百分之百。
…… 此處隱藏45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