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抓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抓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
大家好,很高興跟大家交流分享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些做法和探索。
當前,基層經濟社會結構、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隨之發生深刻改變,基層民生需求結構日益多元化,居民小區治理難、矛盾化解難、活動開展難等問題日益凸顯,迫切需要我們不斷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我區聚焦基層治理的堵點、難點和痛點,大力推動工作力量向服務群眾一線匯集,通過推進“小區工作站”和“小區樓棟長”兩個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構建起“區街—社區—小區—樓棟”基層治理全鏈條管理格局,初步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一是聚力破解難題,推動治理力量向一線延伸。面對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管轄小區較多、社區工作力量不足而造成的社區管控面無法快速、準確覆蓋所有管控點位的難題,區委印發《關于設立小區工作站選聘樓棟長夯實基層基礎的意見》,把黨的建設、疫情防控、應急管理、社會保障、綜合治理等工作統籌納入小區治理,按照“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處議事、有章理事”的“四有”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臨建的方式,建設466個小區工作站,配備4900余名樓棟長,成立498個小區黨組織,派駐101名黨建指導員,治理力量在小區全線集結,工作觸角在基層蔓延扎根,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小區全面覆蓋。
二是聚力服務民生,推動治理能力向高效邁進。作為社區工作的“小分隊”,小區工作站和小區樓棟長距離居民群眾最近,是社會治理和動員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全區4900余名樓棟長主動亮出樓長身份、主動了解居民所需、主動回應居民呼聲,通過落實“敲門問需送關懷”行動,奔走在小區、樓棟等疫情防控一線,履行“數據員、信息員、宣傳員、服務員、調解員、監督員、安全員”的“七員”職責,為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樓棟長累計深入78.9萬戶(次)群眾家庭,敲門問需求,第一時間收集民意、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實現了民情速遞。先后有兩萬余名黨員群眾到社區報到,組成各類社區志愿服務隊,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力軍”。
三是聚力資源銜接,推動治理體系向共治轉變。在創新實踐中,我們通過建設小區工作站、選聘樓棟長,搭建起基層治理最便捷的“治理基站”,精準鏈接起了居民自治、物業服務和社區治理的三方資源,形成了小區“生活圈”“服務圈”“管理圈”高度統一、共建共治有效銜接的小區治理新格局。比如,有熱情、有意愿、有能力參與小區治理居民加入樓棟長隊伍,在小區工作站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實現了居民自治和社區治理的有效融合;樓棟長定期收集居民關心的煩事難事,由工作站及時反饋物業服務企業,督促提升服務質量,實現了居民自治和物業服務的高效協同;小區黨組織及時將熱心小區服務、工作吃苦耐勞的樓棟長、志愿者和物業從業者等骨干力量培養發展為黨員,推薦進入業委會或社區“兩委”,實現了黨建引領和居民自治的高度契合。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重點在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和農村治理兩大領域出實招:一是開展城市黨建提質行動。積極探索社區物業黨建聯建,調整優化網格設置,建立健全小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位一體”組織鏈條。大力開展“紅色物業”示范創建活動和“三無”小區清零行動,持續發揮小區工作站效能,著力打造一支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樓棟長、志愿者、在職黨員為骨干的末梢治理力量。全面建立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二是開展農村精細管理行動。以城中村管理提升為突破口,通過“治亂、補短、提升、增收”四措并舉,進一步優化城中村人居環境,提升城中村管理精細化水平,疏通城中村治理“痛點”“難點”,有效破解全區城中村治理難題,探索建立一套可復制、常態化管理新模式。
…… 此處隱藏9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