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
【例文】貞觀初年的某天,唐太宗得到十幾把好弓,這位年輕時就善射、自以為能識天下良弓的皇帝,得意地請制作弓箭的師傅欣賞,沒想到師傅說都不好。唐太宗追問其故,弓箭師傅說:“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木紋的心都不在正中,這樣的弓雖然剛勁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卻不直,所以“非良弓也”。原理簡單,道理深刻,講出了做人做事做官要“正心”這個真諦。(人民日報《“心正”方能行正》)
【典故】出自宋代司馬光《唐太宗論弓矢》,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
【釋義】意思是,木材的中心正正,紋理就會不直,弓雖然有勁,但發射出去的箭卻有偏差而不準。
【賞析】古人講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境界,由物及己、由近致遠的邏輯關系告訴我們,“正心”是核心,是“格物”的目的,是“平天下”的前提。“正心”,語出《禮記·大學》,就是要除去各種不良心理、錯誤理念,不為物欲所蔽,不為虛榮所惑,保持心靈的純潔和坦蕩,保持崇高的信仰和追求。而“修身”同樣一直為古人所倡導,就是要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公正無私,祛除邪念,見賢思齊,擇善而行。欲身正,先心正,古人講的“心正品自高,德厚譽自來”“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也是這個道理。我們黨是由千千萬萬個黨員組成的集合體,每個黨員干部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僅靠個人的努力是難以干大事、成大事的。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我們的工作成績都是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取得的。堅持立黨為公,公心辦事,在其位謀其事,在其職謀其務,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匯到黨的事業中去,才能獲得上級黨組織的正確指導,及時地引路子、壓擔子、搭梯子,方是成事之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黨員干部只有正心于公,祛除雜念,方能清清爽爽辦事,老老實實做人,安心工作,務實謀事,也必然能成事,真正為黨和人民作貢獻、建功業。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報告類、黨校開班講話,側重強調黨性修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涵養公德,一心為公、公道正派,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