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
【例文】“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在對待廉潔自律方面,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一旦行差踏錯,聲名狼藉不說,多年奮斗毀于一旦,自絕于黨,自絕于人民。年輕干部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要堅持把廉潔自律放在干事創業的首位,時時刻刻、時時處處以“廉”為要,以“潔”為重,扣好“第一??圩印?,筑牢“第一道防線”。(共產黨員網《讀好“三本書” 奮進“人生路”》)
【典故】出自宋代歐陽修《新五代史·雜傳·馮道傳論》,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釋義】意思是,一個人不廉潔就會沒有不想拿的東西,一個人沒有羞恥心就會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賞析】為政之要在于廉潔,廉潔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清正廉潔是對人的行為及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更是黨員干部執政操守的核心,是應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從政道德的原則和底線,需要每一名黨員干部持之以恒地加以堅守。縱觀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凡是吏治比較嚴明、官風比較清正的朝代,必然繁榮昌盛;凡是吏治混亂腐敗、官風腐化墮落的朝代,必然衰敗不堪,甚至走向滅亡。晉朝官員吳隱之,在赴廣州刺史任上路經“貪泉”,人稱飲“貪泉”之水就會變得貪婪無比。他酌而飲之,并寫下詩句:“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焙髞恚瑓请[之被稱為晉代第一良吏。事實證明,清與不清,不在外物,而在一個人的內心。清正廉潔是一項長期的思想作風建設,絕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特別是在面對誘惑、陷阱時,保持清醒頭腦,時刻警鐘長鳴,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則,在行動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節,務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經濟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報告、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堅守廉政底線,自覺校準思想之標、調整行為之舵、繃緊作風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