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
【例文】對共產黨人來說,品高就是黨性強。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現在的一些黨員干部,最入不了百姓心的就是一個“私”字:用人,用“私門”;辦事,循“私情”;好處,給“私親”。這樣損公肥私、假公濟私的領導干部,何談品格!何談黨性!古人云,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因此,只有堅守黨性,一心為公,才能堂堂正正、贏得人心。(人民日報《走心時代如何“走心”》)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文公政訓》,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
【釋義】意思是,官職沒有大小之分,辦事所遵循的就是一個公字。意旨官員要秉公用權。
【賞析】古人講:“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如何處理公與私的關系,這是一個古老命題,也是一個為政難題。自古以來,“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大明無偏照、至公無私親,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貨利,是最起碼的為官品德和從政操守。公私不分、私欲熏心、以公謀私,既為百姓所不容,也難逃法紀的懲治。南宋政治家史浩打算舉薦陳之茂升任郡守,而陳之茂曾經貶損過史浩。皇上不解地問:“卿豈以德報怨耶?”史浩淡然答道:“臣不知有怨,若以為怨而以德報之,是有心也。”后來史浩又舉薦嚴重詆毀過自己的莫濟,并解釋說:“臣不敢以私害公。”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作為胸懷天下、志存高遠的共產黨人,一定要心底無私、天下為公,黨群一心、勠力奮斗,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光輝業績。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課開班類、任前談話類、黨性教育類講話,側重強調公私分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自覺劃清公與私的界線,始終保持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精神境界。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