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
【例文】“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對于選人用人而言,則需要有容錯納言的胸懷,有識人辨才的慧眼。晉秦殽之戰,秦國戰敗,三個統兵將領被擒后釋返,秦穆公非但沒有大施刑罰,反而“不以一眚掩大德”,著素服迎接三人,并委以統軍重任,留下一段用人佳話。重視人才、愛護人才,嚴格要求、勤加提醒是一方面,給待遇保障、給工作平臺是一方面,同時也要完善問責、糾偏、改錯、重新啟用等一系列機制,給有疏失、有缺點的人才“回爐改造”提供渠道,這同樣可以激發人才積極性。(人民日報《取長棄短說用人》)
【典故】出自漢代東方朔《答客難》,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
【釋義】意思是,視力敏銳卻有所不見,聽力靈敏卻有所不聞。揚大德,赦小過,不要對人求全責備。喻指注重別人的美德,而不要計較別人的小過錯,這就是對別人不要求全責備的意思。
【賞析】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優點與缺點同在、長處與短處共存,這是普遍現象。人才是品德和才能都比較優秀的人,但優秀不是完美無缺,人才也不是完人。因此,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不宜求全責備。魯迅先生曾說過:“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良才如美玉,美玉有微瑕而不掩其光澤。選用人才拘泥于細枝末節,因為人才有缺點而看不到其優點和特點,就很難選拔到人才。搞求全責備,貌似嚴格,實際上是因瑕掩瑜、責短舍長。對人才不求全責備、放手用人,關鍵還在于各級組織和領導者處以公心、公正用人。既要避免任人唯親,搞“一人獨斷”、“唯派是親”、“關系之上”,還要避免論資排輩、搞所謂的平衡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才使用走出“說起來重要,用起來次要”的死胡同,讓真正有才的人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用典】主要適用于組織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人崗相適,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領,善于用人所長,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干部的積極性。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