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
【例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應當看到,如果帶兵人濫用手中的權力,裝腔作勢擺“官威”,即便有一時的震懾作用,也很難讓人心悅誠服,甚至會讓官兵對自己“敬而遠之”。帶兵人唯有在做到品德過硬、本領過硬的同時,不斷強化法治意識,嚴格依據法規制度行使權力、帶好隊伍,自覺摒棄“憑經驗不講法”“按套路不循法”等錯誤做法,對官兵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這樣立起來的威信才能長久。(解放軍報《立威當憑德與才》)
【典故】出自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釋義】意思是,用暴力壓服別人,人家不是真心信服,而是力量不足以對抗。以德服人的,人家從內心歡愉而真心實意地信服,就像七十多個弟子誠心誠意歸服孔子那樣。
【賞析】古人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古往今來,一個人能不能受到歡迎、信任、擁戴,最關鍵的靠什么?人格力量。人格力量,是一個人在能力、品德、精神風貌等方面所展示的最能吸引人的魅力。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權力固然掌握在黨的領導手中,但在權力的力量之外,更不可忘記還有人格的力量和形象的作用。倚仗權力壓服別人,與黨的宗旨格格不入。共產黨人只有憑借人格的感召力,才能使群眾“心服”,使萬川歸海、凝心聚力。共產黨人的境界,不僅體現在勤政廉政、公而無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體現在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情趣上,體現在日常的行為感人、真誠為人、幫困助人上,體現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謙謙君子之風上。唯有全面彰顯人格的力量,黨員領導干部才能更好地團結和凝聚人民群眾,更好地推進黨的事業。
【用法】主要適用于作風建設類講話、黨課報告,側重強調群眾路線,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強化宗旨意識,密切黨群魚水之情,凝聚團結奮斗之力。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