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例文】向未來,先要立志向。正所謂,“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前不久,幾封寫給青年人的信久久流傳,激起官兵渴望奮斗的心靈漣漪。張桂梅在信中說,改變命運的機會一直都在,不要懼怕,人生的“寒冬”里帶著必然的希望。張文宏在信中說,流水要爭先,靠的是綿綿不絕。在每一個看似普通的選擇面前保持不放棄,我們終究都能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一部分。(解放軍報《虎虎生風向未來》)
【典故】出自唐代魏征《橫吹曲辭·出關》,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釋義】意思是,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
【賞析】魏征作此詩,不僅抒發(fā)了個人的雄心壯志,更表達了對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人生路漫漫,能不能砥礪志氣、激發(fā)意氣,的確影響著個人的成長發(fā)展、精神境界。有什么樣的精氣神,往往就有什么樣的工作狀態(tài)。意氣風發(fā)還是頹靡消沉,局面肯定大為不同。一個人如果干事創(chuàng)業(yè)缺乏意氣,就容易踟躕不前、安于平庸。古人云:“勝負之征,精神先見。”做人做事,都應該有那么一股子氣。“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為?”前進路途中,我們縱然會遭遇改革的“攔路虎”、發(fā)展的“絆腳石”,但即便千難萬難,也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巖石”那般,經(jīng)得起海浪的沖擊。堅定意志、弘揚正氣,不為利益所困、不為得失計較、不為私利左右,拒絕知難而退、患得患失,警惕固守陳規(guī)、疲沓飄浮,就不會被困難所擾,才能意氣風發(fā)闊步向前。
【用法】主要適用于機關干部大會講話,側重強調(diào)作風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以更加扎實的作風履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