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瞻山識璞、臨川知珠》,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瞻山識璞、臨川知珠》。
【例文】具備瞻山識璞、臨川知珠的功夫,為政者不僅自身要有識見,還要善假于群眾的眼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識才不可忽視群眾的“多雙眼睛”。一人之見往往會有一定的局限性,難免出現偏頗,而用多雙眼睛辨識就能更全面地識別一個人。璞玉好不好、寶珠真不真,不妨走走群眾路線,多從群眾言語中了解人才,真正做到既在“大事”上看德行,又在“小節”中看品格。(中國紀檢監察報《瞻山識璞 臨川知珠》)
【典故】出自晉代葛洪《抱樸子·外篇·行品》,夫惟大明,玄鑒幽微,靈銓揣物,思灼沈昧,瞻山識璞,臨川知珠。
【釋義】獨具慧眼的人看山崖,能發現未經琢磨的玉石;靠近河川,便能知道水里有珍珠。
【賞析】選準人、用好人,首先要有知人的本事。葛洪在《抱樸子·擢才》講到,“夫以玉為石者,亦將以石為玉矣;以賢為愚者,亦將以愚為賢者矣。以石為玉,未有傷也;以愚為賢者,亡之診也。”意思是將石頭看成美玉,倒也沒有太大害處,若是將庸才看成賢才,那將是國家要滅亡的征兆啊!唐代韓愈曾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見,識才的慧眼、辨才的功夫是多么重要。選準人、用好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干部選任的眼界、眼識,就是要建立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體系,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切實把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委工作會議、組織部門講話,側重強調干部選拔任用,引導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組織部門要把好選人用人標準關,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干部選任的精準度。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