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領導干部,如何用好群眾語言,與群眾打好交道?》,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領導干部,如何用好群眾語言,與群眾打好交道?》。
群眾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從一定程度上也是說服教育和溝通交流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做群眾的工作,要堅持面對面的方法,善于同群眾說話。那么,作為黨員干部,在與群眾打交道過程中,該注意些什么?
我身邊有位領導,干工作幾十年,注重群眾語言,與群眾打成一片,非常有親和力,稱得上是用群眾語言與群眾“套近乎”的高手。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與群眾打交道的方法。我認為,用群眾語言、跟群眾套近乎,這是與群眾打好交道的不二法寶。
1.弄清楚什么是“群眾語言”和“套近乎”。什么是“群眾語言”?顧名思義,群眾語言是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就是群眾經常使用的通俗易懂的語言,就是貼近民心符合民意的語言。
“套近乎”是一句方言,指的是用言語或送禮拉近關系,多帶有貶義。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下級對上級就是“諂媚”,上級對下級“套近乎”那是“親和”。所以對于領導干部來說,看你怎么用,用得巧、用得對的話,小把戲解決大問題。
2.要學會使用“群眾語言”。所謂“使用群眾語言”,意即語言要“接地氣”。基層處處是課堂、群眾個個是老師,群眾語言樸實無華,好聽好懂好記。用群眾語言和群眾交流是一種能力,要善于從“土得掉渣”的群眾語言中汲取精華,盡量口語化、接地氣,要能熟悉使用群眾語言,善于用群眾觀點、群眾思維、群眾語言來解讀政策、交流溝通、推動工作。
要知道,用群眾語言和群眾交流時有一種責任。能否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拉家常,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合格,是否先進的起碼標準。因為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不高,抽象的理論表述和過于空洞的理論,對于他們來說就像云遮霧繞的深山,看不到真面目,只有使用群眾語言,才能使群眾一目了然,才能聽得懂、記得牢!
3.要學會“套近乎”。與群眾打交道,光語言“接地氣”沒用。要撲下身子、鞋底“沾泥土”,這樣才能真正走進群眾心里。
要放下架子。同群眾打交道,最忌諱趾高氣揚“打官腔”。就像地里的麥穗,身子越低,分量越重。要帶著百姓情懷到基層去體察民情,與群眾“套近乎”,看群眾的冷暖安危,注意觀察群眾思想和行為的表現及變化。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運用平等交流的語言。比如,交流過程中,要講“分享”不講“傳授”,講“交流”不講“要求”,講“希望”不講“必須”,講“共勉”不講“務必”,講“我們”不講“你們”,講“想法”不講“意見”……。這些看起來只有一個詞語的變化,卻能在群眾心中“一石激起千層浪”!
…… 此處隱藏7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