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當領導不能“既要、又要、還要”》,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當領導不能“既要、又要、還要”》。
我之前談到過一個話題,就是在文字起草過程中,如果真的到了要“沒話找話”的時候,有一個秘訣叫做“話不夠,哲學湊”。在這里我提到“講哲學”的辦法之一是羅列上一堆目標,要求下面既要這樣、又要那樣、還要那樣。當然,我在那篇文章中是針對機關里的文字工作者講的,這種湊字數的辦法肯定是不對的,只能是被逼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可以出此下策。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沒有,有的領導干部在平時的工作中還真有這個毛病,這就是這名干部自身的問題了。因為“既要、又要、還要”這種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方式看似把各方面都照顧到了,實際上的后果很可能是哪一塊都做不好,而且自己還會被繞進去。這種工作中“既要、又要、還要”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領導干部對自己的要求。這種領導干部往往是對自己要求很高,但是領導經驗缺乏的那一種。其實一個領導干部每天要忙于處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也不應該平均用力,把每一項工作都仔仔細細地研究處理得非常到位。有的人可能說不對呀,我見過有的領導干部就是把各方面工作都處理得很好。請你注意,真正能夠同時處理好各方面工作的,其工作方法一定是有輕重緩急,對有些事情舉重若輕,不必親力親為,否則以一個人的精力,不用說別的,連每天的那些文件他都看不過來。我有一個很熟悉的朋友,原來在市直機關工作,后來到區(qū)里干區(qū)長,在剛剛當上一個區(qū)的區(qū)長時就是工作經驗不足,因為市直機關只是管著一個“條條”,相對工作性質單一,要處理的工作比在“塊塊”要少。他到了區(qū)里還像在市直機關那樣的方式工作,殊不知在區(qū)長位置上工作千頭萬緒,讓人應接不暇。開始時,每天辦公室送來的文件他都要逐字逐句地認真看,然后“認真做批示”,沒過幾天桌上的文件就堆成了山,因為積壓文件,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對他嘖有煩言,他自己也累得頭昏腦脹。有一次,他利用回市委機關開會的時機到我辦公室訴苦,我就對他說,有些文件你不用那么仔細看,也不用什么文件都批示,所謂“太要好了”反而會變得“不要好”,該不管的事情就直接轉給其他分管的人去負責,你知道了即可。后來,隨著他工作經驗的豐富,慢慢也學會了“彈鋼琴”。
還有我一位非常尊敬的老領導,他覺得我市的干部似乎對省里來的各級領導有所怠慢。這位老領導也是一片好心,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又想接待好省里的各級領導,以便得到省里的工作支持。于是他就讓辦公廳制定了一項制度,要求凡是省直機關來的副廳級以上干部都要向他報告,他都要設法陪同人家吃一頓飯。結果令他沒想到的是,省里各部門來的干部實在太多,他根本無法一一陪同,最后這項制度也不得不叫停。
另外一類是領導干部對下級的要求。這是最讓下級苦不堪言的做法。往往是上面不同部門分別給基層下達指示,而且現在還都時興填表上網留痕,到了基層領導這里哪個衙門也得罪不起,只能把任務再向下壓,要求下面的干部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干部做到“既要、又要、還要”,完成不了就動輒問責,結果造成了“上面千把錘,下面一顆釘”,基層干部每天面對這么多“硬任務”,一個個累得團團轉,就這樣還弄不好背個處分。
…… 此處隱藏25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