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刀筆辛苦路,一朝回眸半世身(一位“御用”筆桿的心路歷程)
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十年刀筆辛苦路,一朝回眸半世身(一位“御用”筆桿的心路歷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十年刀筆辛苦路,一朝回眸半世身(一位“御用”筆桿的心路歷程)》。
自己在縣府辦政研室工作已有十余年,服務縣政府主要領導,專職寫材料,并參與一些政務會議活動。多年來,個中辛酸歡喜,悲歡離合、苦悶彷徨、期許自樂,難以道盡,回顧人生職業道路,已然很難回頭,半世人生就此定格,今日突發感想,作一概要敘述,反思過去得失與職業感悟,與大家分享,聊以排遣。2007年8月,本科畢業后在某民辦職業學校教書代課,一個市直部門的同學曾在家鄉縣府辦入職過,后考入市直部門,勸說我考取縣政府辦事業編,進可鍛煉公文寫作,考取公務員,退可在府辦鍛煉才干,積淀成長。自己原本是不愿回縣里工作的。但思量一番,與家人溝通了想法,決定試一試。2007年10月參加縣事業編招錄考試,歷經廝殺,最終成績列為全縣第二名。但招考單位里沒有縣府辦。在等待入取的日子里,經親戚引薦,先行調入縣府辦學習幫忙。
得到親戚消息,下午上班前去縣府辦報道,與府辦主任見面。為顯示莊重,自己穿帶上求職面試時用的西裝領帶,忐忑不安,在負責接待的秘書科,謹小慎微地說明來意,被確認有過預約后,讓在屋里坐著等。感覺等了好久,然后自己被領著去見領導,走廊里人來人往,急急忙忙的,自己新鮮地看著周圍的一切。進到領導屋里,被觀察審視一番,然后簡單地問了什么學校畢業的,學的什么專業,自己盡量表現得精神干練,聲音洪亮。隨后領導打電話把政研室主任叫過來,說“他安排你科里幫忙寫寫材料,你帶著教教”。隨后,被科室主任帶到科里與其他同事見面,自己比較激動,自報了家門,做了自我介紹。一共三個同事,有的熱情,有的平淡,后來了解到這個科室經常有人進來學習幫忙,從鄉鎮或其他縣直部門調來,大家對來學習幫忙的都習以為常,有的受不了寫材料的苦很快申請去別的科室,有的不是寫材料的料隨后被調走。沒想到我自己一進來就再沒出去,我沒想到,其他人沒有想到。
有時回想,當初如果不進入政研室,而是進入其他任何一個科室,自己的人生將極有可能按另一個軌道發展了,不會這么辛苦,也不會這么繁忙,當然也不可能一直被領導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進行栽培,有得就有失。必須承認的是,是政研室這個平臺,架著自己、趕著自己不停往前跑、不停成長,很充實,但也很單調。別人體會不到其中的苦,當然也體會不到其中樂。
報道后,給安排了桌椅,意味正式進入了神秘的政府大院,能夠了解它的運行運轉。科室主任比較嚴肅,不茍言笑,每天上班基本都是一坐一上午,很少聽到他說閑話,進去出來,基本都是在交付文稿,領取材料任務,整個辦公室非常安靜,也非常壓抑,只有鍵盤敲打聲音。偶爾,科室主任會說幾句閑話,但通常持續不了多久,期間其他同事會趁機趕緊說幾句話,活躍下氣氛,但很快隨著科室主任埋頭寫材料,整個屋子又隨之沉靜下來。這是政研室工作性質使然吧,既是科室主任升職后,離開這間屋子,很多來政研室學習的其他單位人員,都會對政研室壓抑無趣的氛圍深有體會,直呼你們怎么受得了,上班時間都不怎么說話。
但我的科室主任尤為不喜多說話,而且較常人更嚴肅些,可想工作的氛圍了。報道后幾天,為處理前一個工作的辭職手續,我向科室主任請了假,沒想到周一到班上,科室主任很生氣問我“這兩天干嘛去了,也不請假”,看著科室主任嚴肅陰沉的表情,我腦子一懵,當時直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請假呀?我這個人還好有“反求諸己”的毛病,趕緊走上前去,客氣地解釋說之前已請過假,就是去辦理辭職手續,隨后又趕緊補充道,怪我沒有說清楚,是我的錯。科室主任看我誠懇的態度,頓了頓,沒再說我,強調說辦公室副主任本想和你見面,人卻找不到,手機號也沒留,你現在就跟我過去見個面。然后,就直接帶我去見了辦公室兩個副主任,我誠恐誠惶地見了面,兩個領導倒是對說了一些鼓勵的話。回到辦公桌,我就把自己的手機號寫在紙上,交給了科室主任,并把他的手機號存手機上。后來,借機向旁邊同事要了科室其他同事的姓名和手機號,詢問了一些基本情況,對各自資歷先后有了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在單位,挨批評是經常的事,而且干活越多,出錯挨批的次數越多。在我們單位,只要態度誠懇地承認錯位,主動認領,領導基本不再發脾氣,轉而提醒指導您這次錯在哪,下次應該怎么預防。即使有時不是自己的過錯,也要先承認自己有責任,再去解釋原因。如果開頭第一句不是承認錯誤,而是去解釋掩飾,往往會召來更嚴厲的指責和批評。在單位里,情商高的同事,在自己工作出錯后,往往不等領導找自己,會先自己找領導承認錯誤,這又高了一層境界。挨領導批并不慘,領導對你不問不顧,被冷藏才最可憐。
第一次主動要活
進入單位后,早來晚走,打水拖地,跑腿打雜是基本程序。由于剛去,其他同事都有自己材料任務,科室主任也很忙,對我的安排基本是放任不管。我每天自己干坐在辦公桌上,看著大家忙碌寫材料,一天兩天還好,連續幾天就覺得很尷尬了,心想自己不能干耗著呀,要積極主動,不能浪費時間。一天,就走到科室主任桌前,說自己能不能學習學習以往的資料和領導講話材料?科室主任看了看我,轉頭給一個同事說,“你去給拿份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經濟會講話”,然后對我說,“你先看看這些資料吧”,我自己認真學習起來,看了幾遍后,就拿筆圈畫一些縣里的具體工作事項和數字數據,并努力背誦記憶,我覺得能脫口說出自己工作中涉及的一些重要事項和重要數據,是工作稱職的基本條件。學完之后,又要了一些資料看。期間,為表示自己的上進心和積極態度,在和科室主任聊天時,幾次表示出自己想干活、幫忙寫材料的強烈意愿,表示如果有什么活,可以吩咐給自己鍛煉鍛煉。這里想多說的是,在我工作十余年中,陸陸續續來政研室學習幫忙的人有很多,主動要材料學習,主動要活干的并不多,我想我當時積極主動的態度是贏得了科室主任和同事好感的。終于有一天,科室主任說你寫篇文章吧,談談對家鄉變化的感受。
安排我寫一篇對家鄉變化的感想,限兩天交稿,我腦子一懵,我覺得這是對自己能力水平的一次考驗,我趕緊找感覺,寫些什么東西呢,作為畢業回鄉的學生,應該著眼家鄉的新變化,開始下筆寫,因為沒有電腦,一點點手寫碼字,邊寫邊想,不斷思索羅列對家鄉點滴的變化,但家鄉沒啥大變化,我也沒啥感覺,回想自己感受到的一些變化,像新建了車站,新建了商場,啰啰嗦嗦寫了一天半,羅列一堆雞毛蒜皮的事情,文字沒激情,內容也很平實,感覺不到對家鄉變化的那份深情,自我感覺文章很淺,都是表面上的東西,太普通了。第二天就要交稿了,自己感覺壓力挺大,因為寫的東西自己不很滿意,不想讓科室領導看低,晚上回家不斷修改,不斷地調整,也沒啥方向,就是覺得不好。改著改著,就有些感覺了,覺得家鄉的有些變化不能凌亂羅列,是可以分為不同方面的,各自帶來的意義也是不同的。什么道路、公園是一類,體現出的是形象面貌更美;流行起來的廣場舞、歌唱比賽等是另一類,體現出群眾生活更好。交稿前一天寫到凌晨2點多,把家鄉的各自變化做了一些分類組合,總結歸納出一些特點,針對每種變化引申出家鄉的更好發展趨勢,最后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才覺得比較滿意。第二天一大早,到班上又認真地看了一遍手稿,發現了一些不恰當的表述,一些更好的思路和更有感覺的語句也蹦了出來,又重新寫了一遍,一上午就過去了,幸好科室主任沒有催我要稿。下午一上班,就把稿子忐忑不安地交給了科室主任。后來,科室主任對我說,你的功底不錯,寫的東西挺好的,我聽了心花怒放,干勁沖天。
第一篇材料算是順利通過考驗,心情也是格外好。在高興之余,也開始反芻這篇材料的寫作經過,回顧自己是怎么寫出來的,不斷咀嚼寫作期間的心態歷程。回味感觸最深的,就是當時的那種亢奮狀態、緊張狀態,讓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材料上,能夠迸發出平時自己根本想不出來,想不到的思路和詞語句子。還有一個重要心得:如果自己沒有反復修改、反復通讀,也不會對羅列在一起的家鄉瑣事產生感覺,激發出分類表述的思路。也正第一篇材料,自己期許過高,緊張過度,到現在都清晰記得當時的緊張心情,熬夜寫材料的情景。但現在看來,當時的寫作流程是有問題的,邊寫邊思考是比較低效的工作習慣,沒有大的框架立在腦子里,寫起來就沒有方向,始終在亂寫亂撞,耗費精力不說,心情一直很壓抑。往往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又得回頭重新看一遍,重新梳理思路。很打擊信心。現在,我習慣于先搭框架,理清寫著思路,把文章骨架弄正、弄全,確保整體不偏題、不缺項,看起來像個完整的人,最好是領導心里想的樣子。具體的血肉再靠平時搜集的材料去填充完善,材料足、數據全、事例實,這個材料就能造得健壯高大,非常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領導要傳達部署的工作內容就能深深印在參會者的腦袋里。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十年刀筆辛苦路,一朝回眸半世身(一位“御用”筆桿的心路歷程).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