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
【例文】黨性鍛煉永遠在路上。黨員干部只有始終堅持自省自律自強,“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才能戰勝自己的“內妄思”,成為真正的英雄和強者。(學習時報《年輕干部要修好破“內妄思”之功》)
【典故】出自現代吳言生譯注明天洪應明《菜根譚譯注》,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的英雄。
【釋義】意思是,做人做事即使是細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有所疏漏;即使在沒人聽見沒人看見的地方,也決不可以做見不得人的壞事;尤其是處于窮困潦倒不得意的時候,仍舊不要忘掉奮發向上的雄心壯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作為的英雄。
【賞析】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歷來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正如《禮記》所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事實證明,從最隱蔽的地方、從最細微的言行,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真正自律的人,即使一個人獨處,即便沒有人注意,也會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始終把控自己的欲望。所以,只有具備“暗室不欺”的定力,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始終約束自己的言行,始終約束自己的私欲,才能防微杜漸,夯實道德根基。“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因為微小之處、獨處之時、青萍之末,往往為人所不察、為制度所未及,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才能守住防線。而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正是修煉定力的最好地方。黨員干部要時時砥礪錘煉,從小事小節上加強約束、規范自己,常撣心靈灰塵,常清思想垃圾,要像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所說,“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唯其如此,才能始終校準價值坐標,堅守理想信念,守望心中綠洲,守住政治生命。廣大黨員干部要清醒自重、清明自警,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風廉政報告、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修身律己,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注重小節細節,堅守黨性原則,保持共產黨員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