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過爾優逸,恐不堪事》,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過爾優逸,恐不堪事》。
【例文】本領要隨軍齡長,要求廣大官兵常懷憂患之心,思己不足、補己之短,跳出“舒適區”,攻堅“深水區”,多些“過爾優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少些“貪圖安逸,故步自封”的惰性,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提高打贏本領。(解放軍報《本領要隨軍齡長》)
【典故】出自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記》,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
【釋義】意思是,過分的悠閑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
【賞析】古人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息、不斷繁榮發展的重要精神基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一系列關于憂患意識的精辟論述,體現了我國古人對萬事萬物生存法則的睿智思考,對歷朝歷代興衰更迭規律的深刻洞察。歷史經驗表明:憂患意識什么時候都不可或缺,而且形勢越好、發展越順利,就越須克服懈怠情緒、增強憂患意識。當下,有的年輕干部喜歡安逸,不想吃苦,受累,不愿到基層,“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追求安逸,說到底是理想、信念問題,是志向問題。踏上新的征程,年輕干部要摒棄一切不思進取、耽于安逸的思想,順應時代潮流,矢志創新創造,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勁頭,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努力成為開拓創新的主力軍,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老實做人、踏實做事、埋頭苦干,不怕苦、不畏難,不退縮,拿出“干”字當頭的精氣神,以忠實、扎實、踏實、務實的優良作風和進取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用法】主要適用于年輕干部類講話,側重強調憂患意識,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增強奮斗精神,摒棄圖輕松、盼安逸的思維,到實踐的舞臺中經受歷練、打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