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組工干部10個“強迫癥”,你中招了嗎?》,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組工干部10個“強迫癥”,你中招了嗎?》。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在組織部門的兩年半時光,讓我對組工干部這一群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充分見識了組工干部的“強迫癥”。下面,我們不妨細細盤點一下。
“強迫癥”之一:調整行文格式。“左28,右26,上37,下35”“行距28.8”“正文字體:仿宋GB2312三號;標題:小標宋簡體二號”……組工干部起草材料前都會新建一個文檔,完成上述準備工作后,再重命名新建文檔,另存為桌面,以便下次行文格式規范。“病入膏肓”者,若調不好格式,必定不會下筆,因為對他們而言,調整公文格式如同擦拭沾有污垢的鏡子,只有確保鏡面干凈明亮,方能呈現清晰影像。
“強迫癥”之二:見不得錯別字。組工干部的文稿,一般很難見到錯別字。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反復校對,一遍不行,就核兩遍、三遍,直到錯別字絕跡為止。當然,組工干部并非圣人,極少數情況下也會有錯別字,一旦被領導指出,他們會為此悔恨不已,臉蛋漲得通紅。相比自己的錯別字,他們更見不得別人送來的文稿中有錯別字,特別是同樣的人老拿來有低級錯別字的稿子,一而再、再而三,他們會痛下針砭。
“強迫癥”之三:先打腹稿。組工干部心中不會默念“我要寫材料了”,然后在文頭第二行居中寫下標題,然后隔行抬頭寫下“同志們”,然后……然后才停筆思考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后寫什么。組工干部往往會先打好腹稿,在心中細細地醞釀、構思,一篇文章分哪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又是如何來寫,甚至是字斟句酌地揣摩,待到胸有成竹再定好框架,然后再一節一節地往下寫。
“強迫癥”之四:引文查清出處。組織工作有著很強的政治性、原則性、政策性、時代性和專業性,這就要求組工干部引文決不能無中生有、胡編亂造。溯其源,追其本。組工干部寫一篇好的文稿,常常需要引用領導講話、詩詞經典、俗語俚語、典型案例、名人語錄等素材來豐富。對此,他們會認真查證核實所引用素材的來源,做到文有出處,特別是領導的講話,更不敢有絲毫差錯。
…… 此處隱藏227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