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筆桿子”的副作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筆桿子”的副作用》。
幾乎所有關于“筆桿子”的文章都只提及其正面作用,認為“筆桿子”的能力強,悟性高,對材料的駕馭能力強,思想深刻;并且能夠掌握大量一手資料,加強與領導之間的密切聯系,不僅對組織貢獻大,而且對自身升遷十分有利。這些都是不錯的,不可否認,“筆桿子”這項工作也是十分辛苦的。有人在5月20日這天發文戲稱:“筆桿子”的520就是5+2,0休息,就是5個材料,2天時間,0助攻;就是材料寫了5小時,修改了20小時;這些調侃的話無不透露出一絲無奈。但是只關注“筆桿子”的正作用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其一定的副作用,副作用的認知可以更好助推正作用的發展,從而顧全多個方面的問題。
“筆桿子”之所以更易獲得青睞,就在于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表現的更全面,更有力度,也體現做事的認真以及思考的全面。這樣看來,筆者認為有三個維度的副作用蘊含其中:一是掩蓋組織中干事者的作為,對于重要的、全面的事情,在完成后幾乎都需要提交文字報告,領導者也對文字材料的呈報更感興趣;領導者往往受到意識偏差的影響,認為“筆桿子”的功績更大,在整個事情辦理過程中有著更大的作用,而將具體的操作者的貢獻縮小化。二是文字擁堵,領導者偏重文字材料的作用,不論事情的大小均要提交書面材料;雖然這屬于“筆桿子”的專長,但一些小事情也需要寫材料無疑加重負擔,各類文稿堆積一起,造成無形的浪費,甚至將口頭謀劃的作用也變得微乎其微。三是文字真實情況,文稿作為傳遞信息的重要方法,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往往影響領導決策的正確性,領導者對“筆桿子”過分依賴,很容易出現由于“筆桿子”的誤差而導致的重大失誤。
“筆桿子”的文字水平很高,是難能可貴的,但也可能會利用文字能力投機取巧。一些產出的文字材料看起來十分美好,但經不住深入挖掘,內容務虛化、粉飾化,沒有貼合實際情況。領導者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夠對每篇文稿深入研究,容易錯失時機,不能發現苗頭性問題。此外,“筆桿子”的價值觀念若發生變化,文稿寫作就會避重就輕,摻雜個人思想,阻塞上級了解真實情況,借機謀取個人私利,這樣的后果駭人聽聞。比如,“筆桿子”寫出的材料將小問題復雜化,營造極端重要氣氛,顯示自己所謂的能力水平;對于某件事夸大其詞,領導者便依據“筆桿子”的提議下大功夫準備,對組織中資源調配過度,產生浪費,并且“筆桿子”還可能與被調配的力量或是領導者產生利益共同體,從調配的資源中獲取利益,這樣以來,公共資源中的一部分會悄然變為私有資源,我們可以稱這類可變化的資源為“模糊資源”?!澳:Y源”的不確定性恰恰就是利益攫取者的抓手。長此以往,這類的惡性循環會根深蒂固。
…… 此處隱藏116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